南宋初期张浚在政治上有何作为?对南宋的政治走向有什么影响?

2020-11-15 09:41:07 作者: 南宋初期张浚

赵鼎虽然也有北伐的意愿,但是文人出身的他在做决定的时候难免有些保守,他认为赵构前往建康还是过于冒险,便提出让赵构先到平江,即现在的苏州驻跸,这也是两人分歧的初步体现。

岳飞的北伐胜利让南宋得以稳定

在绍兴六年十月,伪齐派出了三十万大军分三路进攻淮西,赵鼎认为这是一个的很大的威胁,年主张赵构应该回到临安,并放弃淮西地区来保证长江的安全。不过张浚在探知到伪齐军队并没有金军的援助的时候,他便力主高宗不能轻易回转,否则会导致军心动摇,高宗也采纳了他的建议。

伪齐皇帝刘豫

之后张浚整体指挥了这场防御战役,在杨沂山取得藕塘之捷后,岳飞也迅速驰援到了淮河地区,这让伪齐放弃了进攻的念头,被迫北撤,而南宋也稳定了在淮西的统治局面。由于赵鼎在这次战役中做出的决策存在较大的失误,而张浚却取得了不小的战功,这让两人之间的权力平衡被打破。随着两人在部分官员的安排上出现分歧,之前和谐的共事场面已经再难出现。而赵鼎深知自己在朝中已经无力与张浚对抗,便主动申请辞去了相职:

在赵鼎离去之后,张浚便控制了朝中大权。而随着在正面战场上的胜利,张浚也将目光放到了内政秩序的控制之上,而他对于军事将领军权的褫夺,在南宋初期造成了不小的混乱。

在张浚成为南宋政府中唯一的宰相之后,其便开始着手政治秩序的恢复。在北宋年间,由文人治理武将的政治理念深入人心,张浚也想在南宋恢复这样的旧制。在当时的南宋军队中,岳飞,刘光世等人都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他们并不完全受到南宋政府的管制,张浚决心改善这样的情况。

南宋名将刘光世

由于在之前对阵伪齐的战斗中,刘光世所部的表现十分不理想,因此张浚下令夺取了刘光世的兵权,并让岳飞指挥刘光世的部队。但张浚的这一决定只是为了稳定军心,在岳飞提出北伐的提议之后,就遭到了张浚等人的拒绝,并派出兵部尚书吕祉前去管理刘光世的部队,架空了岳飞。

岳飞对于张浚的决定十分不满,做出了自己解除兵权,去庐山为母守丧的决定。虽然在高宗的劝说下,岳飞最后还是回到了军队,但是这让宋高宗和岳飞之间出现了嫌隙,为之后的君臣矛盾埋下了伏笔。

而与此同时,张浚还在密谋召回刘光世之前的部将郦琼,并夺取其兵权,结果消息不慎走漏,这导致郦琼抢先出手,杀死了张浚安插在军中的吕祉,带着四万多军士投降了伪齐,这让南宋尽失淮西之地,对长江沿线的安全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这件事之后,宋高宗对张浚的工作十分不满意,罢去了他的相位,重新启用赵鼎为相,以求控制逐渐混乱的局面。而在这个过程中,之前被张浚提拔为枢密使的秦桧逐渐进入了权力核心。由于赵鼎之前曾经有过政治失误,这让他的相位也并不稳固,这都让秦桧有了独掌大权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由于淮西刘光世旧部的叛乱,让宋高宗对于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出现了信任危机,这让他在军事决策上变得保守。虽然这和他一直以来的和议理念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张浚在削兵权上的操之过急也有极大的影响,这对南宋的进取态势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而且直接诱发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失势。

奸相秦桧跪像

在南宋建立初期的时候,其继承了北宋时期的文人政治传统,聚拢了一批有能力的人才。其中张浚和赵鼎在经历前期的混乱局面之后脱颖而出,成为了南宋初期最重要的两名宰相。他们二人因为都对收复失地抱有积极的态度,因此能够在开始的时候亲密合作,让南宋朝堂呈现出积极的状态。

不过随着南方局势的稳定,两人就是否北伐的问题产生了争执,由于张浚在随后与伪齐的战斗中表现更加优秀,因此占据了话语权。在他的影响下,赵鼎辞去了宰相的职位,张浚得以成为唯一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