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次乡村游,名人效应成就了一位清朝宰相,名字都和他一样

2020-11-16 20:05:21 作者: 苏轼一次乡村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美食家,还是著名的治水专家。

北宋元丰年间,乌台诗案后苏轼看望受牵连的弟弟苏辙,并一起游览乡里,没想到造成的影响竟然延续到了六百年后,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学生仰慕苏轼的事迹,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和苏轼一样,就连称号也像极了苏轼,真真正正的苏轼小迷弟,后来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乾隆皇帝的老师,真真正正的宰相,同时也像苏轼一样成为了治水专家。

苏轼乌台诗案发生时,他的弟弟苏辙积极为苏轼辩诉,营救在牢狱中的哥哥,没想到自己也受到牵连,被朝廷贬到了瑞州今天的江西省高安市为官。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4月,苏轼从牢中出狱后,准备前往汝州就任,想到因为自己而受到牵连的弟弟,于是不顾路途遥远,水陆兼并长途跋涉的到高安看望苏辙。两人见面后苏辙为不让大哥伤心,于是推荐高安的名山名水给苏轼,希望苏轼能够通过寄情山水来缓解内心的忧伤。高安市村前镇瑶元艮下村附近有一山一水,山不高,但山上有一古柏,一株开二杆;水不深,但源远流长,从华林山一直流过村前、杨圩两镇,然后在卢家圩附近注入锦河。苏东坡慕名来此观赏风景三天,乡村的景色虽然没有大河名山那样壮丽,但质朴的秀美依然让苏轼心情愉悦。当地的老百姓听说著名的大文豪苏轼来到了这里,于是将山改为坡山,水改为苏溪。

豪放派的苏轼

六百多年后,苏东坡游览的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瑶元艮下村朱家,有一位特别崇拜苏轼的人,他饱读诗书,博学多才,认为苏轼是历史上的一位巨匠,不为困难所击败,豪放不羁。于是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轼,因为自己姓朱,于是叫朱轼,号若瞻。一生都以苏轼为榜样,最后成为了清朝的三朝元老,乾隆帝的老师,被尊称为帝师元老,清朝名副其实的宰相,著名的史学家,为官清廉端正。

苏轼治水获得老百姓苏公提赞誉,朱轼治水,同样免除了老百姓的水患,向偶像致敬。

公元1089年,苏轼在杭州任职,眼见杭州百姓经常被水患影响,他四处查看地形,看到茅山有一条河可以专门容纳钱塘江潮水,盐桥有一条河可以专门容纳西湖水,于是将这两条河流疏通,并形成通航。再修造堤堰闸门,控制西湖水的蓄积与排泄,这样钱塘江潮水就不会进入杭州城内。又发动人力修复了六井,再把挖出来的淤泥堆积在西湖中,绵延南北长三十里,修筑行成的长堤用来让人行走。苏轼又雇募人力在西湖中种菱,吴地的百姓自发性地在春天给菱除草,一点水草都不留,这样水草就不再生长了。苏东坡把种菱的收入用来当作以后修浚西湖的费用。长堤修筑成后,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望去好像图画,美丽极了,杭州人为了纪念苏东坡的功绩,将长堤命名为苏公堤。

公元1694年,30岁的朱轼考中进士,开始了了自己的仕途。清朝的海宁、上虞一带经常被海水涨潮倒灌,海附近的百姓深受海潮影响,水患连年,朱轼在现场发现元代明代浇筑的堤塘,基础都是浮沙,经常会发生崩塌。朱轼反复研究,认为只有采用“水柜法”筑石堤,才能保持永久。所谓“水柜法”就是用松树、杉树等耐水木材,做成长丈余、高四尺的水柜,内塞碎石,横贴堤基,使其坚固,再用大石高筑堤身,堤坝附近修筑坦坡,高度大约为堤身的一半,仍然用木柜为主干,外面砌巨石二三层,用来保护堤脚,从此以后海堤坚固,不容易发生崩塌,海水也不会在造成倒灌的大灾难。沿海的老百姓终于免除了水患,这应该是朱轼向自己的偶像苏轼致敬,果真是铁小迷弟。

朱轼像

朱轼为官清正,留下《南瓜记》传唱在自己的家乡。

清朝年间,从江西高安村前走出去的朱轼,勤奋好学熟读经书,考上了进士,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朝廷的重臣,当朝宰相。朱轼虽然身份尊贵,但是从不讲排场,为官清正,特别孝顺。朱轼母亲七十大寿马上要到了,朱轼向皇帝请假回家,准备为母亲操办大寿。朱轼离开京城,来到距离自己家乡高安很近的南昌,准备休息一下,于是在一家客栈落脚,没想到发现了一桩恶霸强抢民女事件。原来南昌有一个恶霸王寿庭,因为和官府有关系,于是为恶乡间,有一次在集市上看见穷秀才丁文元的妻子杜兰英非常漂亮,就要强抢为自己的第十房太太,丁文元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钱财官府又袒护恶霸,一时间丁文元想到了死。朱轼见到如此情形,了解清楚后用计将杜兰英救出,并依法严惩了王文庭和贪官污吏。朱轼回到家中给自己母亲做寿时,丁文元为表感激之情,听说朱轼朱大人不收礼,于是挑了自己种的一担南瓜前来为朱母祝寿。江西高安将这一民间故事编成《南瓜记》,用来纪念朱轼。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