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漫话】慈故能勇 俭故能广 ——先秦思想家的“陶朱理念”

2020-11-19 20:06:20 作者: 【陶朱漫话】

曾几何时,老牌子商店门口常贴着“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的对联。陶朱是范蠡,端木即孔子最会经商的弟子子贡。二位正是践行“慈故能勇,俭故能广”思想的杰出代表也。

(作者系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教授)#范蠡#陶朱公#管仲收藏

但是,陶朱公的经商思想即“陶朱理念”,却是先秦诸多思想家共同的财富。

重商与轻商

陶朱公范蠡作为春秋末年的经商专家,留下了《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著作,史籍也多有转述。虽然其著述有限,但是后人的稀释、阐释众多,足见影响之大。而且他的理论中,既有诚信经营、“积著之理”等传统商道,又包含今天的“经济循环论”“市场价格论”等现代商业思想,给后来经商者带来了诸多经验,至今弥足珍视。

其实,对于商业的重视,还可以上溯得更为久远。《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是远古有关“各取所需”的记载。直钩钓鱼的姜太公在其《六韬》里说:“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这位古代的智者,是把“农工商”等量齐观的。

到了春秋战国之际,由于井田制瓦解、商品交换扩大、城市经济繁荣——齐临淄,赵邯郸,燕下都,楚郢都闻名四方,对于商业的重视并不减少。代表作即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管子》中,对于商业的重视,至今不无现实意义。例如“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这是典型的“政治经济学”,即从经济看社会安稳与否,看人民的生活水平。又如:“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令夫商,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轺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旦暮从事于此,以饬其子弟,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商之子恒为商。”这是管仲回答齐桓公如何治理士农工商的话。说的是君主对待百工的态度。尤其是对待商人:允许群居而观察时许,鼓励周行四方而互通有无,倡导诚信为本而讨论财利,如此代代相承而赓续不绝。确实是“万人之所和而利也。”

超然物外的庄子,对于商业,是从“快乐哲学”的角度切入的:“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比”即和、亲,引申为快乐。这“劳作本身即快乐”论,疑似宣传“责任与命运一致”的“共产主义”境界。

范蠡湖

当然,上古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囿于对于贸易商业的有限的认识,已经表现出“轻商”的倾向。例如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的态度,原本是对于“不义而富且贵”的批评,后来演绎为只要说“利”就是不义的对立,不仅孔夫子始料不及,也是一贯仗义疏财的陶朱公所并不嘉许的。

敬业与诚信

其实,商业与其他行业一样是“良心活”,来不得虚伪与欺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说的同样是诚信与敬业的信条。而在先秦乃至更早,这种“陶朱理念”就已经根深蒂固。

《周礼·地官·司市》:“贾民禁伪而除诈。”禁绝虚伪而根除欺诈,无论何时何地因何故都该是经商的圭臬。《礼记·大学》:“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意思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的财富,也将被人以不合理的方式攫取而去。该理论到了管仲手里,则成为至理名言:“非诚贾不得食于贾”——商人如果不能够心存诚信,自然也就不能够成其为商人。荀子则曰:“百吏畏法循绳,然后国常不乱。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各行各业都能够循规蹈矩,不越雷池,则国泰民安。商人诚信而不欺诈,市场就会平稳,财货流通就不会滞后,国家的用度也就充裕了。重要的是,对于诚信为基础的“得失观”,荀子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阐释:“易者,以一易一,人曰无得亦无丧也。以一易两,人曰无丧而有得也。以两易一,人曰无得而有丧也。计者取所多,谋者从所可。以两易一,人莫之为,明其数也。从道而出,犹以一易两也,奚丧!离道而内自择,是犹以两易一也,奚得!其累百年之欲,易一时之嫌,然且为之,不明其数也。”意思是:交易,拿一件换一件,人们就说没有收获也没有损失;拿一件换两件,人们就说没有损失而有收获;拿两件换一件,人们就说没有收获而有损失。善于计算的人希望以少换多,善于谋划的人遵从自己所认可的办法。拿两件换一件,没有一个人肯干这种事,因为大家都明白它们的数目。依从道义去行动,就好比拿一件去换两件,这样会有什么损失呢?离开了道义而仅靠主观选择,就好比拿两件去换一件,这样又会有什么收获呢?积累了长时间的欲望,只为换取暂时的满足,还是要去一意孤行,实在是不明了交易的大小轻重了——所以,在荀子那里,“喻于义”与“喻于利”是能够统一起来的,基本的是非曲直与做生意的道理都是简洁明了的。这就把“敬业”即做生意的态度与做人的道理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我们还在强调的“诚信为本”“童叟无欺”“和气生财”⋯⋯其实并没有逾出荀子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