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考试得来的,范进中举不就是科举考试得来的。的确,范进生活的时代实行科举考试,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科举考试是怎么来的,在没有科举考试之前是怎么选拔官员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
一、禅让制
尧舜禹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尧将位子传给了贤能的舜,舜年老了又将位子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就是禅让制。禅让制用白话解释一下就是,由大家推举,选贤任能,将领导职位让给这个人。这种制度主要存在于原始部落,由部落的人推举首领,这应该算是远古时期的选官制度。
据《尚书》记载,尧不但让人推举部落首领接班人,而且让人推举了后稷负责种植,推举司徒负责教育,推举皋陶担任法官等。可以看出原始部落居民是通过选举推荐来任命官员。而且,尧考察舜的方式也很有意思,他让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来考察他的德行。后来在娥皇和女英两个老婆的监督、考核、培养、帮助下,老丈人尧终于批准了让女婿舜来接替部落首领。
到了禹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民主了,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大家开会,大家都带了很多礼物来,防风氏的部落首领迟到了,可能更重要的是他没带礼物,因此禹很生气,结果很严重,禹让人把他杀害了。可见,此时禹已经很专横了,已经不再像以前民主。
二、宗法制之下的世卿制
到了夏商周朝,中国已经进入奴隶社会,这时实行的是家天下的制度。以周朝来说,周天子带着各个部落的首领推翻了商朝,然后给一起打天下的哥们兄弟封诸侯王,天子世世代代相传,诸侯也是儿子继承,这就是爵位的世袭。
这些贵族爵位世代相传,都在朝中做官,掌握着大权。可是问题来了,一个诸侯王或者是其他贵族有很多儿子,这些贵族爵位谁来继承,每个儿子都能吗?当然不行,天下就那么大,不能人人都当皇帝,怎么办呢?古人是这么规定的,由嫡长子来继承。嫡长子是谁,嫡长子就是正妻的大儿子,小妾的儿子不行。
三、军功制
到了战国时代有人对这种制度看不惯了,是谁呢,就是秦孝公和商鞅,他们觉得这种制度不好,老爹死了儿子继承老爹的位子,那万一儿子是个傻子怎么办,工作谁来干,万一儿子不学无术怎么办?而且,这也不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儿子不用好好学习,等着就有工作,那谁还努力进取。
于是秦孝公就让商鞅变法,商鞅想出了一套安排工作的办法,实行军功制。这个军功制就是根据军功的大小来给予一定的薪水,官职爵位也是根据军功大小安排,废除爵位世袭。秦朝军队之所以所向披靡,和他们的选官制度和绩效制度有关。
四、察举制
到了汉朝,国家开始实行察举制。有人会问了,军功制不是挺好的吗,论功行赏多好,怎么变成察举制了。大家可以想一下,战国时代战争频繁天天打仗,因此以军功发工资,天下统一之后没有仗打了,怎么选拔官员呢?
所以,汉朝统一之后就开始使用新的官员选拔制度察举制。这个察举制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由下级官员推荐一些优秀的人才,而后由上级考察,如果考察后认为确实不错就可以任命为官。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式在汉以前就有了,比如,文王启用姜子牙,秦穆公用百里奚,都是别人推荐,但当时还不是主流选官的途径,到了西汉察举制才作为一种选官制度推广开。
那么问题又来了,察举制都举荐什么人才?举荐什么人才当然是老大来定。察举制由皇帝来指定某个方面的优秀人才,比如皇帝说举孝廉,各地官员就把孝顺的、人品好的推荐给皇上,皇上说举勇武之士,那各地官员就把能打的、身体好的、胆子大的推荐给皇上。所以举荐的内容根据现实需要和皇上的心情。这个察举制在以后也一直使用,只不过是后来科举制成了主流,而察举制只作为一种选举官员制度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