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仑森字天际,是湖南湘潭的一名贡生。石仑森年轻的时候很有才学,和哥哥石嵋森都是有名的才子,有一副侠肝义胆,路见不平必拔刀相助。
清朝康熙时期,平定了三藩(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之乱后,对遭受了兵祸的地区实施了一项减免赋税的政策。两楚地区遭受祸乱更为严重,所以免除了百姓数年的赋税,累计有数千万钱。
但是中央将这一惠民政策颁布后,湖南地方的官吏并不执行,还是照常收取赋税。当时的百姓刚刚经历了战乱,都畏惧当官的,所以只能哑巴吃黄连都不敢站出来多说话。只有石仑森不惧权贵,为百姓大声疾呼:这是要重蹈明朝的覆辙吗?盛世王朝怎么能这样?
后来石仑森孤身一人去了北京,找相关部门申诉。怎奈京中的那些大佬们,都不敢处理这件事,也怕那些地方上的督抚,毕竟人家是封疆大吏嘛。石仑森只好写好诉状,等待着康熙出巡的车驾经过,上前喊冤。康熙看了石仑森的诉状,于是就交给了刑部去核实情况。刑部核实后确有其事,于是就将石仑森送到了武昌(当时两湖地区首府),经过一番审理,最终赋税减免政策得以正常执行。而石仑森也因为民请命名声大噪。
就在这时,武昌发生了夏逢龙聚众反清事件。作为原告当时石仑森也在武昌,由于叛乱一时间阻碍了交通,他只好绕道四川回湘潭。但怎知湖南巡抚因为赋税的事儿,对石仑森恨之入骨。正好趁夏逢龙叛乱一事,栽赃陷害,命令湘潭县令杨笃生将石仑森以乱党之名抓进了监狱。石仑森的儿子去狱中看他,也一并被抓了起来判了死刑。
听说石仑森被抓,百姓聚集了数百人,准备将其劫出来。怎知杨笃生怕生祸患,在押解石仑森去长沙时,还未出县城就将其杀害了。不得不说这招先下手为强,玩的是够狠。
石仑森绕道四川时,其实已经想到了会被暗算。所以他每到一地投宿,都会在旅店墙壁上题诗并留下姓名写上日期。他被抓以后,就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当地官府虽然杀了石仑森,但却定不了他的罪名,只能极力掩饰。而就在这时,学部(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选定石仑森为学官。湖南的那些官吏只好带着大量银子前去石仑森家,用钱收买他的家人,让他们说石仑森是得病死的。
石仑森的家人不敢再和官府对抗,只能按照官府要求,将事情掩盖过去。而后来湘潭县令杨笃生,也因为杀了石仑森有功,后来竟然被提拔为了知府。
这是《清稗类钞》中记载的一个冤案,三藩之乱被平定是在康熙二十年,也就是1681年。而武昌夏逢龙起事是在1688年,从数字来看,这真是个吉祥的年份。但怎知康熙王朝的盛世下,竟然也有如此不堪的一面,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有人说康乾盛世算不上盛世,康熙皇帝也算不上千古一帝,或许石天际一案可以作为证据。一个贡生轻而易举被县令冤杀,而幕后最大黑手却是一省的巡抚。而石天际被杀,却是因为为民请命。更可气的是,湘潭县令杨笃生后来还因杀了石天际而升官。在官府的逼迫下,石家后人还不敢说实话。
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确实有足以彪炳之处,但是石天际冤案,不得不说是康熙朝的一大败笔,是大污点,是那个时代黑暗的缩影。想来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心系天下、热爱人民的人倒早早地死了,为非作歹、逼良为娼者却活蹦乱跳,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真是苍天无眼。
而所幸的是,那个罪恶的无法无天的时代永远成为了过去。新时代、新思想,我想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