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他在位期间积极治理中国北方,尤其是采取屯田制,大大削减了当时老百姓身上沉重的负担,使得北方的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而曹操采取唯才是举的制度,又使得当时的中国寒门有了足够的机会上升,社会阶级矛盾得以调解。所以当时人评价他:
“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
不过,曹操毕竟是以臣子的身份行使天子的权力,以太监的后代执掌天下的大权,加上南方还有一个以“仁义著于四海”而出名的刘皇叔,曹操在当时的负面评价也不少,到了后来罗贯中写了一部《三国演义》,曹操的负面形象就更加深入人心了,人人都知道了曹丞相是一个奸诈多疑的“真小人”。正如当时的陈琳所说,曹操:
“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
“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国。”
尤其是曹操“滥杀”这方面,最为著名的就是当年曹操害了头疼的病,名医华佗前来给他救治,但是曹操听说华佗居然要割开他的脑袋动手术时,顿时勃然大怒把华佗下狱,最终一代名医就这样冤死了。让人不禁联想,如果曹操同意华佗的开颅手术,结果会怎样呢》恐怕只有一种下场。曹操滥杀人的事情,其实还不止华佗,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复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曹操为了防止别人在他睡后靠近他谋害他,故意“杀鸡给猴看”,杀了一个来给他盖被子的侍卫,让人十分恐惧,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在他睡着后靠近他了。对于这样一个多疑且不顾他人性命的“乱世之奸雄”,华佗却主动的跑过去给他做“开颅手术”,当然惹得曹操内心疑心大起。而且华佗的身份还不一般。
我们知道在《三国演义》当中华佗有过给蜀国的关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而且华佗对关羽还特别敬仰。虽然历史上华佗没有给关羽刮骨疗伤,但是华佗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医生,讲究“悬壶济世”,给当时的许多国家和势力的人都看过病,这其中就包括曹操的对手孙权手下大将周泰。
不仅如此,他还交往过各种大家族、权贵,比如广陵太守陈登,他还经常在行伍当中替上下军士治病,在曹操眼中看来,华佗就是一个关系和背景特别复杂的人。这样一个人这时候居然跑过来说要给自己治病,而且是要割开头颅这样的可怕治法,“以己度人”的曹操免不得想到这家伙是不是故意来要我们性命的?
那么,假设当时的曹操没有起疑心,而是大度的把自己让给华佗开刀做手术,结果会怎样呢?即使是曹操真正的让华佗治疗了,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华佗当时就跟曹操说了,这种病“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而当时曹操已经65岁,并且久经战场,身上暗伤不少,即使当时保住了性命,也不会延迟多久。
最为关键的是,华佗即使能够用自己高超的医术保住曹操的性命,曹操也不会因为华佗治好了自己就保住华佗的性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前面就说了,华佗是当时一个不属于任何势力的自由主义者,他只想依靠自己的医术救治天下人的疾苦,并不想参与到人们的政治纷争当中去,所以魏蜀吴三国他都经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