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穷人吃些啥?别再被古装剧误导了,换你可能一天都坚持不下去

2020-11-24 16:09:05 作者: 古代穷人吃些

别看现代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小姑娘被铺天盖地的商家宣传洗脑,认为只有瘦成麻杆才算好看,为了减肥甚至采取不吃饭的方法,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很容易引起反弹,更重要的是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真正的减肥应当是适当的控制饮食以及坚持运动相结合。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再也不会出现饿到啃树皮吃草根的情况;但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在古代,甚至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如何能够不饿肚子,成为了百姓们生活的头等大事,至于吃饱、吃好,那真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很多人被现在的一些胡编乱造的影视剧给误导了,以为古代生活很有趣,山野丛林找寻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种植作物,养鸡养鸭,两杯两盏淡酒,生活好不惬意。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古代有钱还不够,如果你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只是个普通人,换成适应了现代便捷生活的你可能一天都过不下去。

古代生产力水平是十分低下的,低下到什么程度呢?一年到头不见油荤可不是开玩笑的,基本上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一碗肉。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疑惑,古代中国社会不是农耕社会吗?家里面养的鸡鸭和猪呢?为什么不拿出来吃呢?还有老牛,牛肉的营养价值不是更高吗?

首先你肯定不清楚古代的税收,光是征税就已经够贫民劳作一年了,什么鸡鸭鱼肉到了征税的时间都要全部上交给当地政府的;更别说在古代很多土地都是属于大地主的,百姓们还得给地主交租金,自己都吃不饱还有多余的资产饲养家禽家畜,简直是在做梦。至于牛,在古代牛不属于食物,而是属于农耕工具,百姓胆敢私自杀牛吃肉,是要坐牢的。

如果当时朝代清明,赋税轻,贫民的日子还相对好过一点,但是要是战乱频发,征收重税,这个时候黎民百姓就真的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法动弹了。不然为什么古代会有那么多农民起义,因为实在过不下去了,但凡有一点活路人们也不至于冒着生命危险去起义。

而且那个时候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像现在这样一片稻田全部丰收机械化收割的技术,遇到虫灾和旱灾,农民不仅没有饭吃,还要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出来变卖以应付政府的税收。

所以当时很少有贫民可以吃得起饭的,他们通常都去山里面挖野菜和红薯。说起来红薯真是个好东西,抗旱且产量高,可以说不知挽救了多少吃不起饭的百姓生命。但红薯是17世纪才传入我国的,包括我们如今所熟知的高产作物土豆、玉米等,都是随着地理大发现才慢慢传入我国,更别说杂交水稻这种改良农作物。

那么在此之前古代人民吃什么?古代的''五谷''中还真不包括我们如今所说的水稻,《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五谷乃是''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33种谷物,其中14种都是豆类,说白了古代饱腹大部分人就是吃豆子。

宋朝已经是中国古代最为富庶的一个朝代,有富宋之称,因此宋代百姓可以说是古代历朝历代中吃的最好的一个年代,但这个所谓的吃的最好,也不过是吃麦饭罢了。何为麦饭?''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也'',说白了就是小麦跟麦麸一同打碎混着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