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隽:乾隆年间紫光阁功臣像研究

2020-11-26 04:01:27 作者: 王隽:乾隆年

“诚以诸臣宣力摅猷,或定策于樽俎之间,或冲坚于石矢之队,且捐躯尽节者指不胜屈,宁忍令泯没无闻,而弗寿厥仪表彰厥名声者哉! ”⑤ 乾隆不忍诸位股肱之臣的丰功伟绩在当今和后世泯没无图 4② 闻,故在事定功成后论功行赏,沿袭汉唐图像丹青的方式“写诸功臣像于紫光阁”。与颁爵、增三 禄、荫补功臣后裔等政治、经济等物质利益传递方式相比,为功臣绘像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褒君主为有功之臣画像或塑像是褒崇勋德的一 奖方式,对功臣的意义和影响更为深远。功臣

① 《头等侍卫墨尔根巴图鲁达克塔纳像》手卷,绢本设色,横约 30 厘米,高度不详,柏林国立博物馆东亚艺术分馆藏。

② 《头等侍卫墨尔根巴图鲁达克塔纳像》轴,绢本设色,纵约 185 厘米,横约 95 厘米,佳士得 2001 春季拍卖会。

③ [美] 高居翰、杨振国: 《中国绘画中的政治主题———“中国绘画的三种选择历史”之一》,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 年第 4 期。

④ 葛兆光: 《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 4 期。

⑤ 于敏中: 《日下旧闻考》,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32 页。

“勋名图绘紫光阁”,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耀和价值认同,被绘像功臣以此为激励从而更加效忠君主和清廷政权,因而功臣画像是有效维系君臣关系的一剂良药。

紫光阁功臣像更重要的功能是在举国范围、自上而下树立建功立业的典范。功臣画像自古以来就具有道德训鉴功能,为当代臣子树立了一个极佳的典范,其良好舆论效应在整个社会产生一种范式的作用,这也是儒家忠君爱国思想在艺术领域的反映。功臣画像不仅激励当代臣子的建功立业之心,也激励后人为江山社稷作出更大贡献,如乾隆所期待的“后生叠奋,继前人之光,为国家之用,林林源源以出,因又为之庆矣。”① 功臣画像同时对广大臣子产生一定的劝诫作用,唐代画论家张彦远指出功臣画像“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功臣像所产生的正面典范效应,使广大臣子更好地规避错误。

三,绘画技法。据聂崇正先生描述,手卷是绢质,水墨人物画。立轴是绢本设色。达克塔纳着皇宫头等侍卫军服,两幅画像的衣纹风格类似,都用线条勾勒,可见皆出自宫廷画家之手。而在脸部的处理上,二者有着较大差别,正式画像的脸部可看出有明暗、凹凸对比,写实风格比较明显,达克塔纳额头的皱纹、胡须等清晰可见,栩栩如生。手卷在脸部处理上仍采用线条勾勒,加

① [美] 巫鸿: 《重屏: 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文丹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47 页。

② 聂崇正: 《聂崇正先生谈紫光阁功臣像》。

03

04

以水墨填充,与衣纹的绘法毫无二致。 种重要方式,功臣像不仅仅是绘画艺术,实则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高度的政治内涵。高居翰先生研究中国政治主题绘画指出: “对中国绘画中的政治主题进行分类: 与整个政府有关,使皇权合法化,画作以多样的视觉修辞手段使观赏者形成某种观点———皇家宫廷艺术通常是用来使观者相信统治者的德行及其统治的稳固和繁荣。”③ 历史上的功臣画像活动由君主下诏为功臣绘像,遴选功臣及认定绘像人数、选择陈列画像地点、指定画家等都由中央政府及其指定机构操办,功臣画像作为清朝宫廷艺术,表现忠君爱国、展示人才图 3① 之盛、宣告国威之强、寄寓道德训诫意义等政治主题。绘制紫光阁功臣像这种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是乾隆及清廷政权建立国家权威、维系统治秩序的重要策略。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一文提到图像资料“蕴涵着某种有意识的选择、设计和构想,隐藏了历史、价值和观念”④,紫光阁功臣像隐含的“历史、价值和观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乾隆绘制紫光阁功臣像最直接的初衷是褒赏功臣勋绩,乾隆《平定金川五十功臣像赞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