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宝藏出水,竟揭开明朝灭亡之谜

2020-11-26 20:05:00 作者: 张献忠宝藏出

明末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尤其是到了崇祯年间,内忧外患影响着大明王朝的命运。崇祯皇帝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明朝在他的手里灭亡,是不是崇祯皇帝个人能力有问题呢?随着张献忠大宝藏的现世,为世人揭开了明朝灭亡的原因。

自明末清初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认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个谚语指的就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兵败沉船留下的宝藏。根据《彭山县志》中的记载:张献忠于公元1646年兵败撤离成都,当时陆路已经被清军封锁,只好走水路进行战略转移。令张献忠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南明的将领杨展带兵伏击了自己。张献忠的残兵败将不是杨展大军的对手,只好沉船将宝藏沉入江中。在《明史》中也有相关记载,“埋金宝亿万计”。

张献忠兵败以后,清军继续南下追击其他抵抗势力,最终统一了天下。清朝数百年间,人们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张献忠的宝藏,然而始终没有人找到。直到2017年,在江口古战场水下考古重大发现中,张献忠宝藏才浮出水面。

人们从出水的张献忠宝藏解开了许多历史之谜,其中对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了新的认识。在出水的四万件文物中,除了“西王赏功钱”、“金册”等封赏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批的银锭,这些银锭覆盖面很广、覆盖南方诸省。

我们知道,当时的明朝并非银的主要生产国。许多银是通过对外贸易,从菲律宾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流入的。而明朝的官方货币是铜钱和宝钞。白银并非明朝官方规定的货币,换句话说银锭在当时属于民间流通的货币。然而,我们从张献忠出水的宝藏中发现了大量的白银银锭,而很少有宝钞和铜钱。说明当时明朝对经济失去了控制能力,对货币也失去了控制。明朝民间只认白银,不认宝钞、铜钱。那么,这样就会引起明朝的“钱荒”。由于明朝时期国内产银量很低,流通中的白银很多都是西班牙流入的。那么,明朝对后金用兵花费的白银要以千万两计,而明朝一年白银产量只有几百万,入不敷出。

明朝的经济崩溃是其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朝灭亡也告诉人们,稳定经济稳定货币很重要。

参考史料:《明史》、《彭山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