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早期工人运动旧址--奉天纺纱厂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抚顺路66号,皇寺广场附近,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现存建筑仅剩下一栋“品”字形的仿欧式建筑办公楼。大门样式十分经典别致,主体两层,拱卷式门窗。在中间上方还突出有三层高的楼阁。在正面二层楼阁中间镶嵌有罗马式圆形立钟并设阳台,宝瓶式护栏。一楼中间开门,南侧为走廊,檐廊与弧形套窗相连。门窗全部为拱形,上面雕饰弧形窗套,小葫芦围墙。2004年,奉天纺纱厂旧址被列入沈阳市首批不可移动建筑文物,后又被列为国家工业遗产。
沈阳“奉天纺纱厂”
1919年,张作霖刚刚就任东北巡阅使。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纷飞,物资短缺,百姓日常需用的棉布更是奇缺。当时洋布垄断东北棉布市场,一旦断货,百姓无布可用。张作霖听从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的提议,令省财政厅在奉天筹设纺纱厂生产棉布,定厂名为奉天纺纱厂,由官商合股兴办,资本定额为奉大洋450万元。股份定额为4.5万股,每股奉大洋100元。1923年,奉天纺纱厂正式投产,与当时外国输入的棉制品进行了有力的对抗。
沈阳“奉天纺纱厂”
奉天纺纱厂占地三百余亩,厂房几百间,从美商慎多洋行购进纺纱机两万锭、纱布机二百台及发电机等全套设备,还建有铁路专用线、机械修配厂、锅炉房、水塔、货栈等,设施完善,是奉天民族资本规模最大的纺纱工业企业,并拥有雄厚资金,仅两年时间,便完成了建厂后的机械调试。纺纱厂正式投产后有员工一千多,后来逐渐增至五千余人,工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全厂年获利大洋三十万元,是世界上新建的最大纺纱厂。
沈阳“奉天纺纱厂”
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以后,奉天纺纱厂改名为辽宁纺纱厂。到1930年5月,工人已发展到一千八百多人,成为当时奉天省城人数最多的工厂之一。九一八事变后,辽宁纺纱厂设备和资产全部被日本侵略者掠夺。1946年的,由国民党统一接收委员会拨交东北生产管理局接管,改奉天纺纱厂为沈阳纺纱厂。1948年,沈阳解放后,由东北人民政府接管,改称东北第八纺织厂,1955年为国营第八纺织厂,1958年后更名为沈阳纺织厂。
沈阳“奉天纺纱厂”
奉天纺纱厂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斗争历史的工厂,在沈阳工运史占有重要的地位。民主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奉天纺纱厂先后发生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斗争。关于奉天纺纱厂,还有专门的历史小说《天下第一厂》,记录了在兵荒马乱年代里,最真实的“奉天工业故事”。因此,奉天纺纱厂的发展史是一部展现中国近代文明史的重要资料,也体现了奉天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发挥的特殊作用。人们说“奉天纺纱厂是沈阳的历史地标,承载着沈阳的工业文化。”作为沈阳的一张历史名片,为世人了解沈阳历史,打开了一扇重要的窗口!
沈阳“奉天纺纱厂”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分享!如有侵权,删图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