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打胜仗归来,却发现夫人产下一子,大臣预言:他必定夺取皇位

2020-11-27 06:26:08 作者: 君王打胜仗归

导读:本章为阐述的是《资治通鉴·周纪一》中的内容,重点在于“三家分晋”之前,晋国内部的一次重大内乱,这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晋国君主的血统,也破坏了周朝一直延续的分封制度,是晋国一直以来内政动乱的缘由。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资治通鉴·周纪一》

公元前802年,晋穆侯在千亩这个地方与北戎交战,最终大获全胜。班师回朝之后,晋穆侯又听到了一个喜讯:他的夫人姜氏又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晋穆侯相当高兴,为了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于是他便给自己的这个儿子取名为“成师”,意思就是自己这次大战告捷了。

但是,晋国的乐官师服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却一脸震惊地告诉身边的人:“将来小的必定吃掉大的,他必定夺取皇位!”当时的人都以为他是胡言乱语,并没有在意他的说法,谁知道在122年之后,乐官的这个预言却成真了!战争取名的奇葩父亲,命运不同的两个王子

晋穆侯是西周时期的晋国的第九代君主,他一共在位27年,在公元前785年去世。晋穆侯去世之后,他的弟弟殇叔起兵造反,随后自立为君主,号为晋殇叔。但是在4年之后,晋穆侯的太子仇进行了反抗,最终杀死了晋殇叔夺回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的晋文侯。晋文侯的名字叫作“仇”,这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名字中是比较奇葩的,因为他的父亲在取名字这件事情上就比较奇葩。

晋文侯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是由于一场败仗,公元前805年,晋穆侯按照周宣王的召令征讨条戎,但这次战斗晋国惨败而归。晋穆侯内心深处十分懊恼,恰巧他的夫人姜氏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于是为了警醒自己,晋穆侯便给这个孩子取名为“仇”,意思就是要不忘此次战败的深仇大恨。“仇”这个名字相当不吉利,当时的大臣们都比较反对,但鉴于这个名字的来历不凡,所以也没有过多地争执。

公元前802年,晋穆侯又一次征讨北戎,这一次他打了打胜仗。晋穆侯非常高兴,他回到宫城之后发现自己的夫人姜氏又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于是他便仿照上次的命名方式,给这个儿子取名为“成师”。大儿子叫作“仇”,小儿子叫作“成师”,前者含有失败的意味,后者明显是胜利的征兆,这两个名字当即就引发了晋国内部大臣的大讨论。

“恐怕将来小王子要吃掉大王子,他们在不同的战争结果之后出生,名字又蕴含着如此迥然不同的意义,这恐怕不是一件吉利的事情!”晋国的乐官师服就公开反对过,他认为:“嫡子的名字与庶子的名字不仅对立,而且嫡子的名字象征着失败,庶子的名字象征着胜利,这或许预示着晋国日后会出现大的内乱!”但是,晋穆侯对于这件事情并未表态,大臣们即便是有所异议,也只能就此作罢。

但是,在122年之后,乐官师服的话果然成真了,这是晋国血脉的第一次大混战,最终小宗代替了大宗,狠狠地打了以周天子为首的宗法制的脸。漂泊流离的大王子,图谋不轨的小王子

晋国这个国家的历史不一般,它是春秋时期的老牌贵族国家,公元前1040年,周成王将他的弟弟分封到了这个地方,这就是晋国最早的来源。所以,在晋穆侯时期,周宣王才会诏令他跟随周天子征伐北戎,因为他们都是一家人。然而,在晋穆侯百年之后的公元前785年,晋国内部就开始发生了大动乱——晋穆侯的弟弟自立为王,大太子仇被迫流离漂泊,这一出奔就是整整4年。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凡是被迫出奔的君主,夺得皇位之后都比较有出息。比如晋穆侯的太子仇,在出奔4年之后杀死了他的叔父殇叔,即位之后便是春秋时期有名的雄主——晋文侯。他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辅佐周平王东迁,同时在公元前760年杀死了周携王,使得东周早期“两王并立”归于一王,极大地维护了当时的稳定。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