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充满曲折,做了三次皇帝,又三次被赶下台,不过他也是一位幸运者,在中国历史上,他是为数不多最后还能得到尊严的末代皇帝,虽然很多时候,他都是任人摆布,但有一件大事,他还是做了自己的主,那就是剪辫子。
清军入关之后,顺治皇帝于1645年下令,汉族男子必须剃发梳辫,凡不按要求剃发留辫的,格杀勿论,因为不愿剃发梳辫,很多人丧命,强压之下,此后的二百多年,中国男人不得不拖起那条长辫子。
辛亥革命以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剪辫子热潮,清帝虽然退位,但按照双方商定,他在紫金城内还可以享受皇帝的待遇,清皇室成员为了维护老祖宗的最后颜面,也都没有剪掉辫子,紫禁城内依然是辫子世界。
1919年,在紫禁城内百无聊懒的溥仪有了一位英国老师,此人正是庄士敦,庄士敦精通汉语,进宫后主要负责溥仪的英文、数学、博物和地理等课程。庄士敦的教学方式得到溥仪认可,溥仪也把他当做自己的良师益友,有一次庄士敦暗示溥仪留辫子既不美观也不方便,像是猪尾巴,接受新鲜事物的思想熏陶的溥仪早也有剪掉辫子的想法,听了老师的建议,他就下定决心把这件事做了。
1920年的一天,溥仪命剃头太监把自己的辫子剪去,吓得剃头太监面无血色,立刻跪地求饶,因为他要真是这么一剪刀下去,自己的小命恐怕也就没了,下定决心的溥仪也没有为难太监,自己拿起剪刀把辫子剪了下来。
这么一来,满清遗老遗少和后宫妃子们是一片哀嚎,但皇上带头剪掉了辫子,其他人也不得不紧随其后,于是几天时间,紫禁城内几千条辫子几乎全不见了,他们把辫子剪掉后都当做圣物一样供奉起来,溥仪的辫子也不例外,后来几经辗转,溥仪的辫子进了故宫博物院供人参观,这条辫子代表了一个封建王朝的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