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渡江是三国时期,东吴吕蒙袭击荆州的一场战役。因为在渡江过程中,吕蒙让部下都扮作成商人的样子,所以这次战役被叫作“白衣渡江”。当时关羽正率军北伐,不在荆州。吕蒙成功渡江后,南郡守将傅士仁、糜芳先后投降。吕蒙进驻南郡,安抚关羽手下的士卒家属,并与陆逊配合,切断关羽归路,并将其擒获,最终斩杀了关羽这位名将。此战东吴成功占领了荆州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孙权和刘备之间的联盟关系也因此被打破,并引发了之后的夷陵之战。
对于夺取荆州的这场战役来说,吕蒙立功至巨,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吕蒙推辞再三,不肯接受金钱,孙权不许。由此,对于东吴来说,都认为夺取偷袭关羽,夺取荆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也即这不仅解决了关羽这一威胁,还扩大了江东的地盘,从而让蜀汉成为魏蜀吴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不过,在笔者看来,夺取荆州却是眼光不够长远的体现。换而言之,孙权偷袭关羽夺取荆州,看似扩大了地盘,但却不是明智的选择!
一
首先,虽然我们常说关羽大意失荆州,或者说是孙权夺取荆州,但是,这里面的荆州,实际上指的是荆州三郡。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周瑜去世后,东吴鲁肃劝说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于是刘备便有了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到了公元215年,孙刘双方进行了湘水划界。内容就是刘备和孙权平分荆州,即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因此,在公元215年后,关羽实际只有荆州三郡。所以,对于孙权来说,背叛孙刘联盟,偷袭关羽所获得地盘,只有三个郡。并且,对于这三个郡来说,最有价值的还是南郡之地,至于零陵郡、武陵郡,因为在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原之地,所以在当时人烟稀少,占据的价值不是太大。
二
在此基础上,孙权偷袭关羽夺取荆州,仅仅夺取了三个郡的地盘,但是,孙权一方的损失,却不是三个郡可以弥补的。在笔者看来,孙权一方的损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方面。一方面,背叛孙刘联盟,导致蜀汉走向衰弱,最后只会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众所周知,自赤壁之战开始,孙权和刘备为了避免被曹操消灭,所以开始联手抗衡曹操,这是因为孙权和刘备如果当时不联手的话,很可能会被曹操一一消灭,也就不会有三国鼎立的局面。在孙权偷袭关羽之前,关羽已经通过襄樊之战重创了曹操,这对于孙刘双方来说,无疑是一个趁机扭转势力对比的最好机会。
如果孙权可以把握住这一次机会,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孙权和刘备平分天下。但是,孙权偷袭关羽,夺取荆州,又引发了夷陵之战,这让蜀汉遭到了重创。而蜀汉遭到重创,只会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这样曹魏就可以分出更多的兵马来对付孙权。反之,如果蜀汉可以保持强盛的话,那么诸葛亮北伐对于曹魏的牵制和影响也就更大,这反而可以帮助孙权缓解来自曹魏的压力。
三
公元223年前后,曹丕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曹真、曹休等诸路大捷,击败孙盛,大破吕范,火烧诸葛瑾,几乎攻下江陵。孙权临江拒守,几条战线或溃或败,仅朱桓濡须一路击破曹仁。在夷陵之战后,曹丕三路大军,差一点就要攻破东吴的长江防线,这让孙权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换而言之,不管是蜀汉和还是东吴,都不能单独抗衡曹魏。因此,蜀汉和东吴不仅要建立联盟,更需要确保对方不能走向衰落甚至灭亡,因为这都会打破三国鼎立的格局。从这一点来看,孙权偷袭关羽,夺取荆州,自然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