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敢于直言的谏臣就是被王振一党迫害致死、尸骨无存的翰林侍讲刘球。此事还得从正统三年(1438)十二月,滇西的一场大规模叛乱说起。早在洪武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定鼎中原后,曾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兵30万南征,平定云南的残元梁王势力。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明代以前,中央势力一直鲜有进入,明初的云南形成残元梁王、大理土司段氏以及滇百夷部三足而立之势。平定梁王之乱后,云南当地土司势力基本归附,唯有百夷部首领思伦发最为不稳定。明洪武十七年(1384),思伦发遣使入朝献方物,上缴元朝所授宣慰司印请降,明太祖遂设置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授宣慰使一职,赐朝服冠带。不久后改授麓川平缅宣慰使司宣慰使,思伦发兼辖麓川、平缅之地,没想到埋下滇西数十年动荡之隐患。势力大张的思伦发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三月举兵反明,不久后被西平侯沐英击破,退出景东,献方物归降,但广大傣族地区仍在他的控制之下。洪武三十年(1397),思伦发因内部斗争被驱逐,败走南京乞援,明太祖不计前嫌,不仅派兵护送其回滇,还派西平侯沐春助其平定内乱。
势力遭到削弱的思伦发暂时归于平静,于永乐二年(1404)病死,其子思行法世袭云南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一职,这期间一度与明廷保持友好关系。永乐十一年(1413),思行法上奏请以弟思任法代职,永乐帝准其所请,没想到新上位的思任法是位比其父思伦发还要野心勃勃的枭雄。他袭承宣慰使后,表面上与明保持友好关系,暗中不断征伐、兼并各部,经过十余年发展,势力大增,至宣德三年(1428)发兵攻占云南南甸、腾冲等地,云南的平静随之被打破。此后十年,思任法虽未公开发动大规模叛乱,但一直发兵扩张领地。到了正统三年(1438),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晟忍无可忍,遂上奏急报思任法隐患,说其“连年累侵孟定、南甸、干崖、腾冲、潞江、金齿等处,……乞调大军进讨”。接到奏报后,朝廷决定发兵平叛,派遣方政、张荣前往云南,以太监曹吉祥、吴诚为监军,协同沐晟平叛,长达十年的麓川之役由此拉开序幕。
明军征伐麓川的首战就出师不利,奉命南征的右都督方政轻敌冒进,中伏而死,全军覆没。至正统四年(1439)春,因征剿不力的黔国公沐晟也疾病交加,暴卒于军中。思任法声势大振,又攻破孟赖等诸地。前方兵败消息传至京师,朝廷立即决定增兵选将征讨麓川。此时英宗年仅13岁,故而征伐麓川向来被认为是王振一意孤行引导英宗的决定。实际上首征麓川时,张太后与“三杨”尚在世,而思任法的确反复无常,降而复叛,一直成为边患,最初出兵的呼声在朝中乃是主流,并非王振一人主导。自正统五年(1440)二月起,明军再度南征,此次与思任法的战争持续四个月,战至七月,连吃败仗的思任法终于服软,忙派人到北京朝贡。麓川之战也告一段落。
然而麓川引发的问题才真正开始发酵。在朝廷内部,一场围绕剿与抚问题的争执展开了。如前文所述,自宣宗时期起,太监监军、领军现象已较为普遍,正统时期更是有增无减,同时因司礼监势力复振,王振大权在握,所派宦官皆为其党羽。因为正逢内朝权力的扩张期,征伐麓川必然可以让外派宦官立边功,有利于司礼监及王振巩固其地位,基于这一点,王振成为中央统治集团内部最坚定的主战派之一。而当时的内阁是什么态度呢?总体而言,“三杨”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暧昧,没有一个重量级的阁臣明确反对用兵。毕竟在内阁与司礼监分割相权的“双轨制”新体制下,他们与王振一样都是受益者,并非绝对的对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