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岳父,有李广之能,霍去病之勇,班超之谋,为公认的名将

2020-12-21 19:21:23 作者: 唐太宗的岳父

沙钵略以一敌三,百战百胜,几有灭顶之灾,派人来向长孙晟求计。

长孙晟为了到达“以夷制夷”的战略意图,也不肯他就此消亡,而让阿波一枝独大;活跃主张他向隋请和称藩,以取得隋朝的支撑。

隋文帝在长孙晟的授意下,体现得十分“宽宏大度”,不计前嫌,宽恕了沙钵略曾经的不礼貌行为,赞同了他的恳求。

之前长孙晟不是和宇文庆护卫北周赵王宇文招之女千金公主给沙钵略可汗为妻吗?隋文帝做了个顺水人情,赐千金公主姓杨,认作自己的干女儿,改封为大义公主,以示自己与沙钵略可汗结成了翁婿之好。

粗线条的沙钵略接到隋文帝的诏书,觉得自己赚了,乐滋滋地跪拜诏书,笑着对左右官员说:“须拜妇公,须拜妇公。”

公元587年四月,沙钵略可汗卒,长孙晟持节立其弟处罗侯为莫何可汗。

莫何可汗在长孙晟的指派下,终究生擒了阿波可汗。

公元588年十一月,莫何可汗死,其子雍闾都兰可汗(即叶护可汗)继位,受大义公主教唆,预备反隋。

长孙晟出使突厥,诛杀了大义公主。

为了控制都兰可汗,长孙晟让隋文帝以宗女安义公主许配给突利可汗,扶一个,打一个。

突利可汗在隋朝的搀扶下,大北都兰可汗。

都兰可汗只得与达头可汗结盟与突利可汗相抗。

可是没有用。

隋文帝授长孙晟左勋卫骠骑将军,帮忙突利可汗与之相攻杀。

公元560年四月,隋上柱国赵仲卿率兵大破突厥,都兰可汗败逃,后被其部下所杀。杨素军在灵州以北区域与达头可汗部遭受,也大北突厥,达头可汗带着重伤逃跑,其众死伤不行胜数。

而突利可汗自己被长孙晟绑架到长安,拜见了隋文帝。

隋文帝封爵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从此,启民可汗完全成为了隋朝的附庸。

安义公主不幸病故,隋文帝又派长孙晟持节送宗室女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

都兰可汗死,达头可汗自立为步迦可汗,于公元600年四月率兵侵犯隋边。

长孙晟时为秦川行军总管,率突厥归附各部为前锋,跟从晋王杨广出征。

长孙晟了解突厥民俗风情,命人在泉流上游撒放毒药。

突厥人、畜被毒死不可胜数,步迦可汗惊疑不定,哀伤无限地说:“天雨恶水,其亡我乎?”连夜起营遁逃。

长孙晟率部追击,斩杀突厥千余人,俘百余口,家畜数千头。

杨广设宴与长孙晟庆功。

酒至半酣,有突厥达官来降,坦白相告,说:“突厥之内,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响雷,见其走马,称为闪电。”

杨广对长孙晟崇拜不已,将之与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比较,称誉说:“将军盛怒,威行域外,遂与雷霆为此,一何壮哉! ”

南宋人叶适却以为,长孙晟之高超,远胜于卫青、霍去病。他在《习学记言》一书中写:“长孙晟终隋世,能以计縻突厥,开阖盛衰,无不如志,卒弱其势,以成北方之功,过于卫霍用百万师矣。”

清末史学家蔡东藩则在《南北史演义》中将长孙晟与东汉牛人班超混为一谈,说:“以夷攻夷,为我国制夷之上策,汉班超之所以制匈奴者在此,隋长孙晟之所以制突厥者亦在此。”

公元604年,隋文帝崩,杨广登位,录用长孙晟为内衙宿卫,知门禁事,本日拜左领军将军。

公元607年,杨广北巡至榆林,欲出塞外,陈兵耀武。

长孙晟先行一步到启民可汗部喻旨。

启民可汗传闻长孙晟来,召所部奚、室韦等数十个部落的酋长出迎。

长孙晟点拨他说:“皇帝行幸地点,诸侯躬亲洒扫,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现在牙帐中却是满目荒草!”

启民可汗听罢,不敢慢待,拔下佩刀,亲身除草。

其他各部族长诚惶诚恐,争相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