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岳父,有李广之能,霍去病之勇,班超之谋,为公认的名将

2020-12-21 19:21:23 作者: 唐太宗的岳父

老实说,唐太宗的岳父长孙晟的名望,远远比不上他的女儿长孙皇后,乃至比不上他的儿子长孙无忌。

长孙皇后在中华历史上享有千古榜首贤后的美誉,玄武门之变前夕曾亲身勉慰诸将士,而在丈夫即位后,她又常常借古喻今,极力匡正丈夫为政的失误,极力维护忠正大臣,被丈夫称为“嘉偶”、“良佐”,在世时著有《女则》三十卷,逝后谥“文德皇后”,葬于唐昭陵。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得力助手,策划并参加了玄武门事故,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榜首。后来在立储之争时支撑高宗,被任为顾命大臣,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唐太宗对长孙无忌喜爱到什么境地呢?贞观六年,时为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在受召时,忘掉解下佩刀,仓促入宫。

这一情节比《水浒传》里“林冲带刀误闯白虎堂”严峻上百倍。

依照大理寺少聊戴胄的意思,长孙无忌佩刀入宫,罪该和监门校尉一同处死。唐太宗既想保持法令公平,又不狠心大舅子就这样被处死,十分尴尬,将此案交司法机关复议再复议,终究在尚书右仆射封德彝的奇妙干旋下,总算免除了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的死罪。

再说回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他其实一个人间稀有的名将。

宋代张预编的《十七史百将传》,以及明代黄道周所著的《广名将传》,都将长孙晟列入其间。

长孙晟的曾祖父是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父亲是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

长孙晟有多牛呢?

现在咱们说起汉代名将,脑筋里最先会闪现飞将军李广、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定远侯班超等一系列数熠熠生辉的姓名。

而李、霍、班的特色,长孙晟兼而有之。

李广的特色是善射,箭术一时无双。

长孙晟的箭术也是妙绝全国,国内咸服。

北周习尚尚武,贵族子弟都以骑射矜夸。

但每次在贵族圈内举办骑马射箭竞赛,长孙晟都名列前茅。

长孙晟也因而在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担任了司卫上士,而在该年,他才18岁。

西晋“八王之乱”起,华夏板荡,周边的游牧民族乘势而入,胡骑滚滚,五胡乱华,局势闹得一团糟。

尽管刘裕篡晋,平灭了南燕,攻破了后秦,安靖了南边;稍后拓跋焘也荡清了北方各种大大小小的实力,形成了南北坚持局势。

但周边又有新的游牧民族纷繁兴起,到了南北朝后期,已经有突厥、吐谷浑、党项和辽东的高丽等等,在华夏的北方形成了一股弧形的实力,对华夏构成了巨大要挟。

而当北魏割裂为东魏、西魏;东魏、西魏又别离蜕变成北齐、北周,华夏北方的东、面两大阵营相互忙于攻杀交兵,无暇对外,突厥开展迅猛,一跃而成北方第三大实力。

为此,北齐、北周都争相向突厥交好,北齐倾府藏以结其欢,北周亦每年向突厥献绢帛十万段。

突厥的可汗虽是粗人,但猛然得此优点,乐得坐收渔利,一同也模糊懂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优点,沾沾自喜地放话说:“但使我在南面的两个儿孝顺,何忧无物邪?”

北周方面不甘心做突厥可汗的“孝顺儿”,想翻身做老一辈,祭出了“大杀招”——和亲。

这不,大象二年(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赟就封赵王宇文招之女为千金公主,许配给突厥领袖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为妻。

不用说,用女性来巴结对方,多少有点丢人。

为了拯救一丝丝体面,北周朝廷以为突厥人历来崇拜和敬仰武力,而长孙晟是朝内最牛人物,所以就让他充任汝南公宇文庆的副使,护卫千金公主到沙钵略可汗的牙旗之下,意图是让他恰当使点色彩给突厥人瞧瞧,使之不敢对北周过分缓慢。

确实,北周朝廷此举收到了奇效。

此前,北周曾先后派数十趟使者前往突厥,都遭到了沙钵略可汗的小看和侮辱,长孙晟这一趟出行,却得到了史无前例的礼遇。

工作说起来有点戏剧性。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