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慈安生前,慈禧是不敢有一点点缓慢的。
不过,就知名度而言,慈安自己的确不如慈禧,这实践和慈安的性情有关,慈安很像传统的封建贵族女人,温文慎重,重视德行,这实践和尖利地慈禧正好构成互补,《清宫遗闻》中记载:“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行动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害”,这实践是其时清朝政坛的真实状况,慈安太后自己尽管传统,但并不是无能,全部军国大事仍是要慈安允许的,并且慈安一旦理事,一般都做得适当稳妥,乃至有“东宫偶行一事,全国莫不额手称颂”的声响,可见慈安威信之高。
有慈安在,慈禧还不敢太猖狂,加之下面又有恭亲王为首的一批能臣,故1861年到1881年这20年,可以说是晚清时期相对最为安稳,强壮的20年,也便是封建时代的最终一次中兴——同治中兴。
但是,很惋惜的是,公元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忽然发病,当日戌时崩逝于锺粹宫内,享年四十四岁。《清实录》记载: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疾大渐,上诣钟粹宫服侍汤剂,戌刻,慈驭升遐。”这关于清廷绝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从此慈禧开端独揽大权,后来又经过“甲申易枢”这种方法打扫了恭亲王一派,开端专断乾纲,而清廷也开端走了下坡路,即便关于慈禧自己来说,这也意味着其“黄金时代”的完毕。
那慈安到底是为何忽然逝世的呢?这当然有不少说法,天然,许多人把慈禧看做嫌疑人,听说咸丰死前有一道密旨:慈禧一旦有出轨之心,慈安可按祖先之法治罪于她,慈安曾把密谕拿给慈禧看,导致慈禧的杀心……
单纯这种别史可信度当然不高,因为其传说颜色过重,且过于荒谬(慈安这么一个老道的人,怎么会蠢到把这种遗旨泄漏出去),但关于慈安逝世“非正常”的说法的确许多,正史中最可信的记载是《翁同龢日记》中 “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圣躬违豫,有类肝厥,不能言语,至是始大安”的记载,假如依据这个记载,慈安沉痾达一个多月,其的确是沉痾而死(估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更大,而从慈禧对慈安后事的组织上来看,慈禧很快就招集大臣前来,仰视慈安遗容,以极高标准处理后事,也看不出太多的疑点,慈禧杀慈安的动机也适当勉强。但此事也不是没有奇怪之处,详细还有待考证。
微观从整个政坛全局来说,慈安和慈禧同事这二十年的确是比较调和的,关于慈安窝囊无能,慈禧放肆嚣张,这个形象实践是慈安逝世之后,因为慈禧权利过大所导致的幻觉,现实上在1861年-1881年这20年间,慈安在清朝政坛肯定算是一个重量级人物,不存在制衡不了慈禧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