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贤臣: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

2020-12-23 12:57:10 作者: 南宋贤臣:丹

就在张浚和赵鼎暗里商量着一同弹劾秦桧时,还没等他们把奏章写好,秦桧现已暗里里得知了这个音讯,赶忙先下手为强,弹劾张浚和赵鼎,张浚有军事上的失误,而赵鼎则被秦党中人雪片似的奏章诽谤有贪贿行为。宋高宗此刻正宠信秦桧,更重要的是秦桧喜爱给高宗挠政治痒痒,高宗既舒畅又受用,再加上赵鼎数次拂逆高宗毅力,尤以对立议和,最招忌恨,高宗早就见赵鼎不顺眼了,成果,张浚无法之下恳求辞去职务,而赵鼎则有旨贬往泉州任知州。

史载,赵鼎被贬,就在他行将起程搭船南下时,秦桧假惺惺的备好酒席礼品为赵鼎饯行,由此可见,秦桧真是奸滑似水,孰不知,他正是赵鼎被贬的元凶巨恶。秦桧在码头边上的小亭内摆放好酒席,长身站立恭迎赵鼎,赵鼎仅仅淡淡的一揖而别,返身登上客船。秦桧大声而言“我得旨为公饯行?为何不稍留顷刻?”赵鼎凛然回复“道不同不相为谋,留下有何意义?”遂喝令船家起程。秦桧悻悻让下人拾掇筵席,眺望赵鼎大声喊道“桧是善意”,赵鼎的船舶逐渐掩没在暮色之中。

赵鼎尔后一贬再贬,先是谪居兴化军,后被迁往愈加偏远荒野的漳州、潮州,赵鼎在潮州五年间,闭门谢客,不问政事,后来,又被移居吉阳军,面临秦党中人中丞詹大方,必欲置其死地的诬告纳贿,赵鼎上书言志“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见到奏章后,不无信服的赞道“这个老头终身百折不挠,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仍是像从前那样的坚强啊。”

赵鼎终究的韶光甚是苍凉,在吉阳地点之地,门人故吏知道赵鼎开罪了权倾朝野的秦桧,谁都怕引火上身,因而都不上门拜谒,只要其时驻扎在广东境内的将领张宗元,差遣手下渡海赠粮救助。赵鼎生前从前对儿子赵汾说“秦桧视我如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杀我而后快,我不死,一家人都活不了,我死了,你们才会安然无恙。”所以滴米未沾,绝食数日而死。惋惜了一代名臣终究为秦桧威胁绝食而死。仅仅赵鼎没有想到,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秦桧末年对待良善之辈大开杀戒,赵鼎子赵汾也被坐牢,受尽折磨,岌岌可危,亏了生命坚强,挺到了秦桧翘腿身死的那一天,才算牵强存活了下来。

宋孝宗即位后,追赐赵鼎谥号为忠简,封为太傅,追封为丰国公。后来,史家所论以为南宋中兴贤明宰相,以赵鼎为首。赵鼎是南宋朝廷中,又一位终身并未屈服于奸相秦桧手下的忠臣,历史上幸亏有这些知荣辱,勇于以身死反抗的名臣,才让后人的对错观念如此明晰可循。

赵鼎仍是一位大词人,“其词婉媚,不减《花间集》”如这首《点绛唇·春愁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馀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傍晚春风紧。”婉而不弱,约而不晦,耐人寻味。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