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被高估了的战役:谈谈宋蒙襄阳之战

2020-12-26 00:00:47 作者: 一场被高估了

唐初李世民干掉王世充的洛阳、虎牢之战便是一场典型运用围点打援战法的战役

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今鄂尔浑河)源举行库里勒台大会,即蒙古大汗位,号“成吉思汗”,蒙古正式成为塞外霸主。

在此之前的游牧民族一旦兴起,其刀锋所指无不是气候温文、富庶富贵的中土,唯一蒙古人是个破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蒙古灭西辽,两年后又倾举族之兵西征花剌子模,一口气打到了伏尔加河流域,于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才东归,并于两年后灭西夏。

尔后蒙古仍置华夏于不管,于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降服高丽,两年后灭东真国(位于今东北北部),这时才再次回过头来灭掉金国,并且未出全力,乃至是邀请了必将成为未来对手的南宋联手灭金。

蒙古发起三次大规模西征的原因?我也想不通

由于蒙古此刻的首要方针还在悠远的西方——在灭金的一同蒙军主力又发起了第2次西征。这次西征历时8年,简直横扫亚欧大陆,刀锋直指维也纳,直接改动了欧洲的前史。

而蒙古的榜首次攻宋之战就产生在此期间。所以蒙古人攻宋攻得掉以轻心,只以报复、抢掠为意图,一待宋军反扑就坚决果断的撤兵,像襄阳这样的战略重地也容易抛弃,就不是什么古怪的工作了。

比及蒙哥攻宋时,的确有亡宋的主意。不过此刻的蒙古主力依然在西征——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亡阿拔斯王朝,次年又占据大马士革,使得阿尤布王朝名存实亡。所以蒙哥以堂堂蒙古大汗之尊,也只能率戋戋4万人攻宋,后来又由于轻敌冒进意外死于垂钓城下。

可是,即使是在蒙古人两次三心二意的攻宋战役中,南宋朝廷便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依然无法避免屡次战胜、疆土沦丧的成果。假如不是蒙古内部奋斗不断、南宋并非首要的战略方向,弄不好在其时就有亡国之虞。

打不过便是打不过,没什么道理可讲

而比及忽必烈攻宋时,轰轰烈烈的蒙古西征现已落下帷幕。所以当蒙古得以抽调悉数的力气、会集一切的注意力来攻伐南宋时,后者现已注定了无法改动亡国的结局。

襄阳之战的确成了南宋亡国的初步,忽必烈把此地变成了一个血肉磨坊,把一路路赴援的宋军送进死地,也把南宋朝廷熬得油尽灯枯。但假如忽必烈把进犯的首要方针放在别处,成果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所以就算襄阳守住了其实也改动不了什么。就像蒙古人一向无法霸占的垂钓城,乃至于避而不敢战的海龙屯,都无法反转宋亡的结局。

事实上蒙军采纳铁壁合围+围点打援的方法抵挡襄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尽管比较之前的游牧民族,蒙古人的攻城才能有了很大的前进,可是面临襄阳这样的坚城其实也没什么太多的挑选,要么拿人命填,要么就跟守军一同熬日子——等把城里的粮食熬没了,襄阳天然能够不战而下,蒙古人采纳的其实便是这种战法。

不过宋人也不是傻子,城里粮食不行能够由郊外的援军运送啊?所以蒙古人在襄阳周边大举筑堡修城、封闭水陆交通与其说是避免城内的守军反击或围住,不如说是为了阻截援军、物资,乃至爽性便是为了消除他们。

前边说过,襄阳守将吕文焕很早就看穿了蒙古人的小算盘,所以尽管他遭到了吕文德的怒斥,但仍是屡次主动出击企图损坏蒙军的围住。惋惜的是,假如说蒙古大军是当世最尖利的长矛,南宋戎行也能称得上是那时世上最巩固的盾牌,可一旦脱离了城池的保护,宋军的战斗力较之蒙军就差得太远了。所以吕文焕的尽力通通失利,不得不龟缩城池坚守待援。

襄阳瓮城。蒙古人拿襄阳的高墙深池百般无奈,宋军相同对蒙军强壮的野战才能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