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苏幕遮》,一开篇就是经典,因为词意优美而被传诵千年

2020-12-01 09:46:27 作者: 范仲淹的《苏

这一点与同时代词人

晏殊

的“

小园香径独徘徊

”、

欧阳修

的“庭院深深深几许”、

张先

的“

花前月下暂相逢

”的

狭深意境是截然不同的

《苏幕遮》原词如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抒写羁旅相思之情,题材基本不脱传统的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意境的阔大却为这类词所少有。

上片展现的是一幅壮丽辽阔的秋景图。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从词作的起手两句就能看出来,“碧云天,黄叶地”,词人从广阔的空间起笔,景象的描写大开大合,是词人浓墨重彩的描绘:

天空湛蓝深远、大地铺满黄叶。

这样创设出来的情境是高远的,并没有传统文人笔下“悲秋”的萧瑟、衰飒的意境和色彩。“碧云天,黄叶地”是际天极地的秋日苍茫景象。

词人俯仰天地,以天地为依托,创设词境,营造词意,所以当读这两句的时候,总能给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也能激发出人们无尽的想象力。

元代戏曲家

王实甫

在《

西厢记

》“长亭送别”一折中,写到的“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就化用了范仲淹的这两句,同样极富画面美与诗意美。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两句,词人从碧天广野写到天地相接处的秋水。

这是词人从视觉的角度描写的,目之所及之处展现出的是一幅美好的景象来。

词人笔下的秋色是色彩斑斓的、是色彩绚烂的,是极富感染力的色彩,我们可以通过词人的文字,感受一下秋天的色彩和意境

:湛蓝深远的天空、铺满金黄色落叶的大地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在视线的尽头。大地连接着渺渺的一江秋水,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水天相接的地方是水天一色的景象。

烟霭本来是白茫茫的色彩,但由词人视角的关系,在水天相接的尽头,远远望去,烟霭好像和湛蓝深远的天空连在一起,又好像和秋水碧波连在一起,这正是水天一色的视觉体验,也就是王勃笔下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奇妙景象,所以词人才会说“寒烟翠”。

这个寒字突出了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的词境交织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极为辽阔高远、色彩斑斓的秋意图

傍晚时分,落日将它最后一抹余晖洒在远处的山峦上,从词人的视角望去,这是碧水蓝天、萋萋芳草的视觉享受。

词人眼中的秋日景致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照映不到的天边,所以当词人感知到这样的景致时,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样的旷远意境的句子。

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从词人目之所及的地方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尤其是词中提及的“芳草”意象,足可以让人将它与相思之情和离愁别绪联系起来。

因为自从《楚辞·招隐》写出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写出了“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后,在古代文人的认知中,

芳草就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寓含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坚定而执着的追求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