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吃狗肉吗?兼谈宋朝人的无肉不欢,狗活在宋朝并不幸福

2020-12-02 23:18:20 作者: 宋朝人吃狗肉

由于猪繁殖快,对饲料要求还低,猪粪可以肥田,从宋代起民间大量养猪。最初在烹饪猪肉技术上有缺陷,但经过苏东坡改良后,这才成为进入民间宴席的美味佳肴。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平民餐桌

宋朝是农业社会,牛是重要的农耕用具,朝廷屡次下诏禁止宰杀耕牛。宋真宗时渭州(今甘肃平凉、华亭、崇信及宁夏泾源等地)、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一带)从榷场获得西夏的牛(藩牛),想设宴犒劳大家,宋真宗特诏把这些牛送到内地耕地,宴会使用羊肉和猪肉。由于牛肉太稀罕了,那时候只有不畏王法的强梁豪横之士才会随意宰杀耕牛吃肉。所以《水浒传》里大块吃牛肉的好汉就是一群蔑视王法的江湖豪侠。

除此之外,宋朝人还吃鸡、鸭、鹅等家禽肉,还有野味和水产。当时开封市场上卖的有盘兔、野鸭肉、鹌鹑、斑鸠、鸽子、螃蟹、蛤蜊和鱼虾等。开封的新郑门、西水门和万胜门每天会运进来数千担生鱼。当时就有食品造假,据《清波杂志》记载,当时淮南的虾米用席子裹送入京,色泽枯黑,食之无味,不法奸商就用便尿浸泡一晚上,第二天洗干净后就变成会红润如初。

苏轼写诗说海南岛除了有花猪肉外,还有鼠肉和蝙蝠肉,这个就比较重口了。据《宝庆四明志》《淳熙三山志》《萍州可谈》等书记载,闽浙人吃大蛙,湖湘人吃蛤蚧,广南(东)人吃蛇肉。

还有很惊悚的,据《墨客挥犀》,广南(今广东、广西)桂州(今桂林)妇人生下男孩,取下他的胞衣(胎盘,又称紫河车),洗净切碎,五味煎烹,招待亲朋好友赴宴,喝酒享用,吃不到的人还会发怒争吵。

据《岭外代答》和《文献通考》,钦州人在亲人去世后,不吃鱼肉,只吃螃蟹、车螯(蜃,又称文蛤)、蚝、螺之属,因为这些动物无血,被称为斋素。海南黎族亲人去世后会饮酒和吃生牛肉,以此为孝。广南汉人和少数民族还吃蝗虫、蜂房等。南方的瑶族会猎食山里野兽,疍民(连家船民,终生漂泊于水上,以船为家)则会生吃水产(鱼脍、鲙,刺身?生鱼片?)。

这就是宋朝人大体上的吃肉情况。

关于宋朝人留下的记载饮食的书不少,主要有《王氏食法》《养身食法》《王易简食法》《萧家法馔》《诸家法馔》《续法馔》《江飱馔要》《馔林》《珍庖备录》《古今食谱》《山家清供》《本心斋蔬食谱》《膳夫录》《玉食批》和吴氏《中馈录》等资料。但比较出名的有《东京梦华录》《山家清供》和吴氏《中馈录》等。但近来考证《吴氏中馈录》可能是元朝人所著,《东京梦华录》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城市风俗人情,不止讲饮食。我们下面就看一下《山家清供》对宋朝肉食的介绍。

《山家清供》成书于南宋中后期,作者林洪,是一位具有医学背景和常识的文人。林洪是泉州人,是“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七世孙,关于他是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的说法是错误的,于《宋史》和《泉州府志》无载。《山家清供》就是饮食笔记,由 104 则散文体裁的食谱组成,作者寓情于文,通过写作食谱兼表情怀。 该书收录以山野所产的蔬菜(豆、菌、笋、野菜等)、水果(梨、橙、栗、杏、李等)、动物(鸡、鸭、羊、鱼、虾、蟹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记其名称、用料、烹制方法,行文间有涉掌故、诗文等。这本书所记多为家常食品,材料易得,制作技艺各不相同,更加接近平民生活。

《山家清供》提供了一批有食养功效的食谱,关于肉食方面的有:

黄金鸡,原料是鸡肉,所载功效是“鸡,小毒,补,治满”。

锦带羹,原料是莼菜、鲈鱼,所载功效是“莼鲈同羹,可以下气止呕”。

拨霞供,原料是兔肉,所载功效是“兔肉补中益气,不可同鸡食”。

河祗粥,原料是鱼干、胡椒,所载功效是“愈头风”。

牛尾狸,原料是狸、狐,所载功效是“狸肉主疗痔病,狐性亦温,可去风补劳。腊月取胆,凡暴亡者,以温水调灌之,即愈”。

没有狗肉,说明狗肉确实上不了大席,平民百姓一般也不会拿狗肉待客。

本文不是菜谱,只拣选两则说一下。先摘一段“拨霞供”,名字好听,用到兔肉:《本草》:兔肉补中益气,不可同鸡食。 向游武夷六曲,访止止师,遇雪天,得一兔,无庖人可制。师云:“山间只有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宜各以斗供。”因用其法,不独易行,且有团圞热暖之乐。越五六年,来京师,乃复于杨泳斋伯岩席上见此,恍然去武夷如隔一世。杨,勋家,嗜古学而清苦者,宜此山林之趣。因作诗云:“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末云:“醉忆山中味,浑忘是贵家。”猪羊皆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