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经济失策和政治架构不合理导致其最终亡国

2020-12-03 12:10:02 作者: 明朝的经济失

崇祯帝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他于天启七年(1627年)10月2日即位,崇祯十七年(1644年)4月25日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朱由检即位之后,果断铲除魏忠贤的阉党势力,辛勤地处理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起用新臣,是明朝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有志向的皇帝之一。朱由检着力向挽救明王朝的衰败之势,想让苟延残喘的明王朝延续下去,但却是力不从心,阻挡不了明王朝的衰败之势。

说实话,明朝的灭亡与崇祯帝用人多疑和瞎指挥等有密切关系,但是,明亡的责任也不能全由他来负责,他在位期间,经济上的危机已不可挽回,而朝廷党争不休,民间灾害频现,阉党危害没有能根除,土地兼并的危害继续加剧,贪污腐败越来越严重,因而造成民不聊生的局面,农民起义频繁爆发,加上关外后金政权趁势崛起,使崇祯时的明王朝已处于内忧外患的颓败境地。朱由检赶上了这一时期当皇帝,是非常倒霉的,他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既可悲又可叹。

(一)税收与经济结构不相匹配。

明朝中后期,特别从隆庆年间开始,经济状况出现了改变,随着海禁制度的废弛,工商业经济逐渐得到发展,海外贸易也开始活跃。而到了明朝末期,商业经济的占比已显著提高,而农业经济占比却相对下降,本来,这是经济新的发展状况,如果明朝廷能顺应发展趋势,出台积极有效的管理政策,或许可以改变明朝经济的原本所积累的危机,可是,明廷却没有能采取有效措施,没有能及时调整商业税与农业税的比重,朝廷仍然把农业税作为主要的税赋,而商业税却收得很少,这导致了税收与经济结构越来越不相匹配,这大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明朝兼并日益加剧,耕地不断减少,农业经济随之渐渐萎缩,而农业税却没有能相应减少,而海禁松弛之后,商业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商业税却没有增加。国家的绝大多数赋税基本上由农民来承担,而高官权贵、大商巨贾非法合法的收入逐渐增多,却交税很少,此起彼伏,农民的绝对收入大大减少,最后,要么不耕种土地了去搞商业,而无法承受又无路可走的农民,比如西北部的农民,只有造反了。

显然,国家的税收主要来源于农业税,经过一次次的增加,致使农民的承担太重了,而当税收增加到了一定的极限之后,便造成财政收入明显不支,国库变得空虚,入不敷出。而皇帝和朝中权贵们又贪婪奢靡,开支巨大,加上高官权贵侵贪朝廷钱财,明朝的财政出现严重的危机便不可避免了,从万历年间开始,已经出现了以裁撤机构和官员节省薪酬来充军饷的艰难困境了,明王朝的灭亡已很难避免了。

(二)“开中折色”摧毁了边防的后勤保障。

明朝疆域图

明初的杨宪曾提出“纳粮开中”的政策,鼓励商人将粮食运往边疆,以换取盐引,并将盐引兑换食盐来获利,这大大有助于解决边防的军粮问题,可是,到了弘治年间,户部尚书叶淇将“开中法”(纳粮开中)变为“折色法”,即直接用白银换盐引,完全改变了“开中制”的根本目的,原来要解决的是军粮问题,而叶淇改革之后,主要是为了解决国库收入问题。因此,军粮问题没人去管了,商人不再运粮到边疆,开垦的农民也不去了,而国库虽然因为“折色法”的施行而暂时增加了收入,但其收入却被挥霍到别的方面,边防的后勤保障无法得到保障,边疆危急了。弘治朝之后,女真崛起,边患越来越严重,边防军队缺少粮食,加上白银硬通货的状态出现,而当白银减少时,即便是有粮食,由于运输成本高等因素,而“开中折色”的施行使商人不再把粮食运到边疆去换盐引,他们在当地就“折色”了,致使边疆缺粮状况一直难以解决。而军中缺粮,军队的战斗力低下,自然就没有能力来抵御后金军队的入侵。所以说,明王朝的灭亡与弘治年间叶淇的“开中折色”的变革是有密切关系的,明王朝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改变了保障边疆军粮的政策,结果是起到了毁坏边防,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进程。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