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犹行秦法政”——谈谈始皇帝之前的“郡县制”

2020-12-04 00:01:21 作者: “百代犹行秦

我们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习惯于给历史著名人物戴别人的典故,习惯于将具体人物神圣化,简单化。比如,提起“秦始皇”,第一印象是什么,统一六国,统一度量文字,还是郡县制等。当然,这样写,狭义上没什么问题,但要细究下去,就有很大问题。

再比如秦王一统六国,这个秦王是谁?几乎所有人会回答秦始皇,可真正正确答案是从秦孝公开始一直到嬴政等历代秦王。这就是我们的坏习惯,只会看见“摘桃子”的那个人,不会看见“搬梯子”的人,而且会将”搬梯子“人的功劳安在”摘果子“人身上。所以这篇文章算是科普秦国“郡县制”的由来。

一,西周之前人与地的关系

农业社会最初时期,必然先存在人比地多的情况,加之黄河流域土壤肥沃,只需稍加开垦便可成为良田,各部族酋长都可选择最肥沃最开阔的土地耕种。所以土地对于民众来说就如空气一样,免费且无尽,各人各部落之间也不可能有侵夺土地的行为,没有压迫自然不能形成阶级。

原始社会初期与游牧民族有些相似,土地大大多于人口,人们便不会再被土地拴住。游牧民族靠的是有“脚”的牧群,面对压迫自然可以选择迁徙。

所以我可以推断,这段时期的人们只要不过分懈怠,大概不会像后世那样饿死于饥荒。当然,如果再往下推,也可以想象为什么孔子这么喜欢西周。

这一段时期内,部落也会出现征夺,可征夺的重心却不是土地,而是人。然而当国籍无限制,民众又没有笨重且不动的财产时,想要吸引民众,跟随各个部落的首领及国君时,就要给他们好处,也就是孔孟所说的“仁政”。

因此那时期的国君是不敢开罪民众的,相反,要极力行“仁政”去吸引他们。谁能行“仁政”,谁的口碑好,百姓便来附,此国便可富强。此类遗风也可由《孟子》书中看出来。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认为自己在行“仁政”,可百姓仍然不来归附,何也?孟子回答;王好战。

孔子也有一篇《苛政猛于虎》;孔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也?”曰:“无苛政⒁。”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妇人的家人死了,也不愿意离开此地,因为此地没有“苛政”。也可以说明当时的百姓在“选择”无苛政的君主,也可以间接支持我所说的的“地大于人”的形态。

但是,当人口渐渐多了,土地不够用了时,君主们便不再需要吸引人了,而是强夺土地。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有土地,便不愁没有人。此时开始,土地便有私有的概念,小块被民所有,大块被国君私有。

国家主体由人民变成土地,君王们便开始扩张国土,为此不惜剥夺人民自由用来配合他们开疆扩土,满足自己淫乐。当土地不再充足,人民也就不再敢轻言迁徙了,孔孟所说的“仁政”也就成为过去时了。

二,封邦建国的出现

我们时常谈论的“封建”便出现了——封邦建国。土地私有促进君王们相互争夺,再以夺来的土地封给功臣亲戚,使他们继续奴役民众。

西周初期,武王伐纣后分封天下,可视为封邦建国的高潮部分。“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周武王像

周朝的分封建国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同姓诸侯则就近分在王畿附近,这些地方多是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第二类,是异姓功臣,这些人为周朝立下汗马功劳,不得不封,如姜太公的齐国。当然,齐国这个地方并没有被征服,周朝开的只是空头支票,让你自己去干。所谓“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