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10秒钟,他以血肉之躯护住了绝密数据

2020-12-05 18:31:51 作者: 生命最后10

1968年12月5日凌晨,在首都机场附近爆发出一阵大地撕裂般震耳欲聋的轰响,一团巨大的火球猛然腾空而起,浓浓黑烟直冲云霄,把白雾照得血红。一架从西北飞往北京的民航客机即将降落,在距离地面400米时突然失控,剧烈震动着坠向一公里外的玉米地。

飞机上的乘客之一是匆忙赶回北京进行研究工作的郭永怀,这趟行程他计划带回去一份绝密资料。

临行前,郭永怀的同事们曾提醒他晚间飞行不安全,他却笑着说:“飞机快,我只要打一个盹就到了,第二天早上刚好汇报工作……”或许他真的就打了一个盹,只是没来得及见到第二天的清晨。

在机身的残骸中,人们找到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烧焦的遗体。当人们把身体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公文包里面的数据资料完好无损。根据文件人们才知道遗体是郭永怀,和他抱在一起的是他的警卫。

郭永怀牺牲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在他牺牲不到两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生前没看到的结果,有人继续完成了他未竟的事业。钱学森得知郭永怀的死讯后悲痛地说:就那么10秒钟吧,一个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一个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力学研究专家就离开了人世。生和死,就那么10秒钟!

然而,如此珍惜科研数据的郭永怀曾亲手毁掉自己的研究成果。

校方曾全力挽留,为了断掉他们的念头,郭永怀在送行聚会的篝火旁,掏出十几年来写成的没有公开发表过的书稿,一叠一叠地丢进火里,看着它们烧成灰烬。夫人李佩劝阻说:“何必烧掉?留下回国还有用。”郭永怀回答:“这些东西烧了都无所谓,省得他们再找麻烦,反正这些东西都装在了我的脑子里。”

为什么要回国?郭永怀是这样回答的: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我自认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回国后的郭永怀随即全力以赴地投入科研工作。在郭永怀的倡议和指导下,我国第一个有关爆炸力学的科学规划迅速制定出台,从而引导力学走上了与核武器试验相结合的道路。为确立核武器装置的结构设计,郭永怀提出了“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最佳方案,这种方案后来被应用于中国整个第一代武器研制过程。

(左图:原子弹爆炸后升起的蘑菇状烟云。右图: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当闪光火球和蘑菇状烟云冉冉升起时,全体测试人员一片沸腾,郭永怀却瘫软在试验现场,他太累了。为了这历史性的一瞬间,他付出的是无数个日日夜夜。

腾起的火球在郭永怀的生命中出现了至关重要的两次。一次让他满怀欣慰地看到了希望,一次留给后人无尽的遗憾。

196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

郭永怀因从事绝密研究工作而和家人聚少离多,年幼的女儿过生日时向他要礼物,他满怀歉意地指着天上的星星对女儿说,以后天上会多一颗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礼物。

他送给女儿的星星早已经升空,如今远远不止一颗。而他这颗星是属于中国的礼物,这样的星星也有很多很多,有的已经陨落,有的仍在散发光热,我们沐浴着他们的星光。

星光之下,我们共同见证中国科技的腾飞。就在昨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同日,位于四川成都的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内,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正式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将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的基础;顺利完成月球上的科学任务的嫦娥五号也于近日踏上了返回地球的征程,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的成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