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夏志清先生《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张爱玲文学成就的评议

2020-12-06 00:00:56 作者: 浅谈夏志清先

张爱玲

2020年是张爱玲女士诞辰100周年,很多人戏称这一年是所谓的“爱玲爱玲年”。

不过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无论是何种纪念方式——文本朗诵会,剧场演出,纪念展,座谈会等等,都受到了大幅的限制。而对于张爱玲本人来说,恐怕关于她的纪念,不管在何种意义上,都是有一些敏感的。相信对于那些阅读她的文字的人来说,不仅是“张迷”,研究张爱玲的文学家,专家学者们,还有更多的普通读者,都能够感受到她的文字隽永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一方面来说,张爱玲苍劲有力的文字,和她的人生境遇有着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读者,文学研究者对张爱玲作品的评介也始终影响和塑造着我们对她的认知。在对于这位卓越的女作家浩如烟海的研究文字中,有一份十分重要的史料清晰地浮现了出来——这就是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笔者并不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专业人员,而是对这本书中作者在评价张爱玲小说时所运用的独特读研和评价标准感到欣慰,夏志清先生的评议正能彰显张爱玲文学成就的永恒性与现代性:她远远地领先于她所处的时代。笔者的这篇文字试图带领读者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来看待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并希望更多的读者更够看到夏志清的这本《中国现代小说史》。

一、夏志清和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生于1921年,祖籍江苏吴县,生于上海浦东,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评论家和教授。当他于1942年从沪江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文学名著。到1946年,他随他的长兄夏济安来到北京大学担任助教,并开始展现出他对于西欧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并且他以自己对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研究档案的成绩而闻名。也许正是因为贯穿中外的阅读积累,才让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展现出了与传统古板严肃的中国文学史论批评决然不同的行文风格。正是因为夏志清对威廉布莱克的研究论文,让他获得了美国耶鲁大学的留学金,以及去那里攻读英文硕士、博士的机会。夏志清在纽约州立学院任教的时候,获得了洛克菲勒财团基金会的支持。

夏志清晚年阅读台版《张爱玲给我的信件》

研究张爱玲的另外一名著名学者王德威曾在他的文章《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曾如此写道: “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诞生,是夏志清教授十年研究的成果,这段经历颇可值得我们再次惠顾。1951年春,夏仍为耶鲁大学英文系的博士候选人,因缘际会,应聘参与了政治系饶大卫(David N. Rowe)教授所主持的一项计划。此计划由美国政府自助,夏的任务是协助编纂一本名为《中国:地区导览》(China: An Area Manual)的手册。往后一年,并写出了手册中中国思想、文学、及中国大陆的大众传播等篇章。但夏对这项工作的兴趣很快消失一空,并在满约后离职。与此同时,夏已有意着手一部论现在中国文学的专书,此一计划旋即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在基金会的协助下,夏自1952至1955年间,在耶鲁英文系任研究院,实则专心研读现代中国文学。一九五五年在他离开耶鲁至他担任教职前,已完成《小说史》主要部分的写作......当夏从事《小说史》的计划时,美国各大图书馆只有极少数拥有完整的现代中国文学图书,批评资料更是少之又少。夏为了搜集。查阅资料所费的工夫,不难想象。然而,资料的缺乏也可能给予夏相当意外的自由,使他得以作出自己的发展与判断。的确,彼时‘影响的焦虑’之类的理论尚未兴起,夏也显然乐得一抒自己的洞见或‘偏见’。而他行文所显露的自信与权威性,后知来者无人能出其右。”

《中国现代小说史》大陆简体版本

那么大致来说,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到底采取了什么样的所谓重写文学史的思路,令人耳目一新呢?在这本书中,夏志清虽然是按照传统的编年史的顺序,来评介1917年至1957年间的中国现代小说成就的,但是却纳入了西方文学评论界的写法,在茅盾,老舍,巴金这些文学家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对钱锺书,沈从文和张爱玲开创性的评价,这在这本书出版的上世纪60年代,无疑是石破天惊的,夏志清先生甚至在书中认为, “《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而钱锺书的《围城》则是“近代中国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而相反对鲁迅的文学评价较低。我们可以看到,夏志清现实的评价视角是更为多远,不与传统的革命文学为伍的,这样的视角并不是一种标新立异,否定“郭(郭沫若)茅(矛盾)巴(巴金)老(老舍)”的文学成就,而是更多地从个人的视角出发,将他认为更有价值的小说家清晰而带有文采地呈献给了读者,成为了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必读之作,关于这样的语言和文字,我们可以从夏志清先生对张爱玲的评价中感受一二。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