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占据兵力优势的明军惨败,真的是因为分兵所致吗?

2020-12-06 18:29:43 作者: 萨尔浒之战,

这也是杨镐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地原因。分进合击这种战术在军事应用上很常见。其本质就是利用地利在多个方向上进行有效机动,然后在会战地域合力对敌军实施多面攻击。

其既可以有效地分散牵制敌人,也可以缓解己方地后勤压力。因为信息不发达,指挥通信手段有限,像这种长距离奔袭,对于后勤补给是一项很大的考验,单位地理区域的补给输出也有一定限度的,故而组织大规模进攻时,古人往往习惯把大军分开,以分担指挥、后勤的压力。

当然,其最核心地优势就是多路出击,让敌人应接不暇。因为明军兵力本就优势,其分兵之后,虽然局部劣势,但有着一定的抵抗力和威胁性。后金军队正常情况下是无法仅仅靠一路大军就来操作地。

毕竟后金不是蒙古,他们那么多灵活机动地骑兵,而且明军地战线拉扯较长。后金如果一路去,很难做到在消灭一路明军后,还能快速转战回防,甚至于各个击破。最理想也是最常见地一个情况就是后金军队被一路明军牵扯,然后其他各路明军继续战略合围,从而完成目标。

咱不妨举个例子,东晋末年,南朝大将刘裕北伐,在灭后秦之战中,兵分六路,其中有三路打到关中外围。后秦大军选择集中兵力,分两路重拳出击。结果被晋军拖住,第三路则趁机猛攻长安。后秦军队不得不放弃进攻,回兵防守。而这边晋军则乘势追击。最终大胜。

萨尔浒之战地理想情况其实也就是这样一个结果。

至于分兵抵抗,那更是明军想见到的。本来后金就兵力劣势,这种劣势在人越少地时候,差距越大。如果努尔哈赤针对性分兵,拿结果便是各路报捷,各个击破。

那么为什么输了呢?

主要是实际操作出了问题,就跟咱们做数学题一样。方法思路对了,但中间地计算错了,那得到的肯定还是错误答案。

分进合击这个战术优点很突出,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个是兵力分散,一个是指挥协同困难。所以其需要各路军队完美地配合,严格地按照计划步骤来。

但是明军这儿偏偏有些人,就喜欢搞事情,这个人便是西路军总兵杜松。本来按照计划,虽然各自分兵,但大势上还是有着一个呼应联系。后金军队不管打谁,短时间内相应地友军会给予一定地支援。只要将后金军一拖住,这边再进逼赫图阿拉,后金便是进退两难的地步。

但是杜松过于轻敌,贪功冒进,冒雪急行,脱离了阵型,结果被努尔哈赤逮住了机会,仅仅一天,便被全歼。之后努尔哈赤又转战北路,又是一场胜利。两路主力被破,明军大势已去,只得接受失败。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许多运气成分。比如杜松被乱箭射死,早早的就挂了导致北路军群龙无首,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否则三万主力明军,努尔哈赤想要短时间吃下,估计有点困难。

再比如明朝刘綎所率的东路军,其实正常情况下,已经是能到赫图阿拉了,但山路崎岖,行动不便,导致大军耽搁了不少时间。不然努尔哈赤估计不能又充足的时间来对付北路军。

其实这一点也不能算是客观原因,准确来讲刘綎应该是被杨镐给算计了。二人早年有隙,所以在计划上,杨镐东了手脚。东路军的路线偏远崎岖不说,其实力也是四路最弱,兵微将寡,装备陋劣。

可偏偏是这一路,打得最为英勇刘綎带着土司马步兵一马当先,最终战死沙场。而后有着戚家军血脉的南军部队则和朝鲜军队,则用狼铣长矛和火枪长炮,给予后金军队以重大杀伤。

此外,杜松冒进败亡的背后,还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说咱们前面提到的指挥协同,原本分兵之后,信息传递就困难。在古代,这种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斥候,也就是侦察兵,负责查探敌人动向,第一时间汇报,以便己方做出反应。

但明军这方面,做得简直太差了。杜松被歼灭后,北路军才得到消息,根本无法前去支援。并且由于主力被歼,导致自己也身处险境,只能是被动防守,最终被后金军队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