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东吴派大将去夷州干啥?夷州是如今的何处?
卫温、诸葛直都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将领,其中,卫温曾任将军职,诸葛直是当时的东吴文官。黄龙二年(公元230年),东吴孙权称帝以后,想着扩大领土,但是北方有魏国,西南有蜀国,虽然东吴有能力与蜀国一战,但是,对东吴的消耗却是巨大的。孙权便与卫温,诸葛直讨论,提出向外海扩展的想法。于是,命卫温与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台湾)、亶洲,经过日夜航行,数月之后,按照《禹贡》上的记载,他们终于到达夷州。后与当地土著人交好,二人回来后,孙权以“违诏无功”的罪行,致使二人入狱,伏诛。那么,孙权派遣两位将军远洋的目的是什么?卫温和诸葛直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被诛杀的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既要结合当时三国的历史现状,又要把握当时孙权的心理状况。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夷州和亶州分别是哪里?据三国时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记载,夷州在临海郡(今浙江)东南两千里,夷州为今之台湾应当确认无疑。而据《三国志》记载,亶州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亶州在东海附近,距山东很远,传统认为,亶州就是今之日本。
黄龙二年即孙权即位东吴大皇帝的第二年,便迫不及待的命令将军卫温和诸葛直远涉大洋,到夷州与亶州的目的究竟何在?历史上有三种说法,其一,寻找仙药,仿效始皇帝,妄想长生不老;其二,扩充版图,开疆拓土,以振东吴国威;其三,扩充兵源,振军备武,借机夺取中原。
第一种说法较为牵强。其一,东吴大皇帝孙权此时即位正好一年,未必就会如此不顾国力,兴师动众,派遣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明目张胆的去海外寻找长生不老药。况且,虞翻早就在他和张昭辩论神鬼之说时,毫不隐讳,一针见血的指出,世上哪有什么神仙,都是要死的人。惹得孙权大怒,流放了虞翻。东吴谋士如云,肯定会谏阻这个荒唐的理由的。其二,在强敌曹魏、蜀汉环伺的当下,孙权不可能派遣这样一支全副武装,准备妥当的大军图一己之私。其三,孙权时年五十,壮心不已,与蜀汉结盟,共拒曹魏,时迁都建业,雄心勃勃,令手下将军四处征讨,不会以如此简单理由泛舟海上,这不符合孙权图谋天下霸主的性格。
第二种说法属于无心插柳的举动。当卫温、诸葛直率领大军历经艰辛,到达夷州后,遇到了土著高山族人的围攻,但处于原始社会的高山族人根本不是训练有素的东吴将士对手,经过对峙与和解,卫温等人率军在夷州停留了一年,带去了当时先进的农耕技术,间接的促进了夷州的生产发展,后因将士水土不服,疫病流行,减员严重,卫温等人只得率军返回,卫温从夷州带回了上千名当地土著人,而昔日所带士兵,病死者十之八九,靡费巨大,徒劳无功,因而被孙权勒令逮捕,后诛杀。所谓开疆拓土,并非孙权初衷,东南沿海本是孙权势力范围,魏蜀都插不上手,而扩充孤悬海上的版图,对于一心征战中原,讨伐曹魏的雄才大略的孙权来说,意义不大。相反,卫温滞留夷州的一年多时间,对于台湾最早的归属意义重大,卫温、诸葛直亦青史留名。
第三种说法似有道理,扩充兵源、振军备武,问鼎中原。一,魏、蜀、吴,三国成鼎立之势后,东吴版图较为狭小,东吴常备军只有二十万,吴主孙权屡次进攻合肥,号称十万大军,其实至多只有五六万,其时,北方人口占据四分之三,而南方仅有四分之一,吴国实力虽强于蜀国,但远逊于曹魏。二,彝陵之战后,虽然东吴大胜,但诸葛亮殚精竭虑辅助后主,第三次北伐攻占了魏国诸郡,后又南伐诸夷,稳定了蜀国南方边境。魏将满宠筑合肥新城,坚壁清野,孙权多次征讨无功而返。此时是最好的战略休整期,整军备武,扩充兵源正当其时。三,《三国志》记载,“夷州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风流至亶州者”。夷州既有数万户,当可募集士兵,至于亶州因所在绝远,可能士民更多。扩充兵源也就是抓壮丁,这才是孙权派遣卫温等人远航夷州、亶州的真正目的。四,孙权联蜀,就是对抗曹魏,问鼎中原是他唯一的宿愿,此前此后,孙权多次派人到辽东买马,后又派遣大将潘睿率五万之众讨伐武陵蛮夷,就是为了扩充实力,增加军队人数 ,提高战斗力,这才是孙权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