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讲历史

2020-12-17 18:29:52 作者: 五代十国讲历

简介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割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消亡后顺次定都于华夏区域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公元907年,唐朝消亡后,朱温在华夏区域树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端。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起陈桥叛乱,黄袍加身,篡后周树立北宋,五代完毕。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华夏区域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间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总称十国。北宋树立后先后一致了尚存的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平水兵、吴越、北汉等当地割据政权,构成了与契丹(辽)坚持的局势。

称号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包含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等很多割据政权,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消亡开端,至宋朝树立停止,也能够界说为到宋朝一致十国剩下政权停止。

依据历史学家张国刚的《唐代藩镇研讨》,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40到50个藩镇绝大部分不割据,只要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割据藩镇也在必定程度上实施唐朝的方针法则,“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并且割据藩镇也曾免除割据。

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才遍及呈现,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树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消亡后,各地藩镇纷繁自立,其间地处华北区域、兵力强盛的政权操控华夏,构成五代,其间有些是沙陀族所树立的。这五个顺次替换的华夏政权尽管实力强壮,但无力操控整个国家,仅仅藩镇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正朔(后梁时期的晋、岐、吴在外)而称王称藩,其间十个历时较长且称王或称帝的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总称为十国。该时期经常产生当地实力派反叛夺位的状况,使得战乱不止,操控者多重武轻文。我国的内争,也带给契丹南侵的时机,辽朝得以树立。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定难军(后来的西夏)逐步独立,而静水兵(交趾,后来的越南)自此脱离中心操控。

边境

唐亡于907年,861年张议潮又克复凉州(今甘肃武威),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称霸漠北。840年左右,操控黄河流域一带。淮水以南至广东的区域,先后为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荆南、马楚、南汉所分据,吐蕃实力退出陇右。这以后吐蕃国势日衰,北汉则割据太原;算计而成所谓的“十国”。[1]

五代国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而十国的国土则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民族

五代十国

8世纪中叶开端称霸于漠北的回纥汗国,对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和克复两京(长安、洛阳)、河北东至敦煌,出力很大。五代后唐时占有了营、平2州(今大凌河流域和滦河下流)。公元788年,回纥改称回鹘。

9世纪初回鹘在鄂尔浑河流域遭到黠戛斯的进犯被逼分3支西迁西域。一支南迁至以甘州(张掖)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大破吐蕃,史称河西回鹘、甘州回鹘,康复了北庭,一致了除青藏高原外,850年沙州人张义潮将瓜、沙等十一州归唐,11世纪初为西夏所并;一支西迁到新疆东部,以高昌(吐鲁番)为中心,史称西川回鹘;一支迁至新疆西部和中亚,从10世纪中~12世纪树立了黑汗王朝。

东北方面局势也有新的改变。契丹和奚脱离了唐朝操控后,日益强壮。10世纪初契丹阿保机一致各部,树立了强壮的契丹帝国。后晋时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又攻取唐代姚州都督府之地,大体上即今北京市、河北和晋北。五代末年华夏王朝与契丹以河北白沟河和山西内长城为界。

西面是吐蕃的兴起。吐蕃寓居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一带。6世纪末与吐谷浑、苏毗同为青藏高原上三大实力。至7世纪下半叶吐蕃一致了青藏高原称霸漠北。840年左右,后屡次与唐朝抢夺安西4镇。8世纪下半叶吐蕃进入极盛时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