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安徽亳州,网曝某中学将家长给学生点的外卖扔进垃圾桶。爆料人称,点外卖是因为学校食堂有点贵。21日,该中学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出于食品安全考虑,外卖一律不准入校。她还表示,家长送餐孩子可以吃,但是外卖都是学生自行点的,吃出问题的话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称,秋冬季节疾病多发,不建议学生吃外卖。家长送来的餐食会标注好放在门卫处。针对浪费问题,路边打扫卫生的师傅会收起来。(9月21日北晚新视觉)
在大力提倡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的背景下,这家中学竟然把学生点的外卖扔进垃圾桶,如此粗暴的做法,又怎样教育学生?学校的做法,至少犯了三点错误。
出于食品安全考虑没问题,可以事先征求学生意见,只要学生承诺不点外卖就可以了,而不必以这种态度向学生示威。进一步说,把学校食堂的饭菜搞得价廉美味,谁还会去订外卖?要是实在没这个能力,也可以每月轮流引进几家餐饮店,让学生比点外卖还省钱。
外卖属于学生的私有财产,学校无权自行处理。学校的做法,赤裸裸地侵犯了学生权利,而且损害了学生尊严,已经有违师德。
学校不想承担责任没问题。但是正确的做法是在尊重学生尊严和权利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学校承担相应责任。这需要学校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工作方式,而不是以破坏的姿态,实行高压政策。
近年来,一些学校陆续出台了禁止外卖进校园的规定,理由无非就是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电动车带来的校园交通隐患等,但是效果都不好,更像是一场两败俱伤的争斗,其中没有胜者。食堂丢了口碑,外卖平台丢了生意,学生和老师丢了方便。“合作共赢”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属性,事实上,现在的几大外卖平台,几乎都起源于校园,他们的自我定位是食堂的补充,而不是颠覆者,也从未将食堂当做对手,也不愿影响校园安全。
因此,对学校来说,校园外卖宜疏不宜堵。学校可在管理制度或服务上做出具体要求,减少外卖进校园的负面影响,比如,让外卖经营者提供可降解的、安全的环保材料;对外卖小哥进校园实行身份验证制度等。
对于00后来说,这是点外卖长大的一代,在某种程度上,这已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就算是学校食堂办得再好,也比不上外卖所提供的花样。作为成人的大学生,学校和大学生鉴定承诺书就可以,外卖吃出问题,由大学生和商家协商或打官司。对中学生来说,同样可以和监护人鉴定承诺书。学校只是一个教育机构,不可能包管学生的所有问题。只要学校尽到应该尽的责任,其他方面,不妨让学生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