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如何做科普?周忠和院士给出7条“忠告”

2020-09-29 09:18:48 作者: 科研人员如何

◎科技日报记者 刘莉

9月28日,第27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

会场上,众多从事科普理论研究的嘉宾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显得格外显眼。

其实,参加与“科普”相关的活动,对周忠和院士来说并不陌生。这位优秀的古生物学家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百度搜索周忠和,可以看到这样的介绍:长期从事中生代鸟类与热河生物群的研究,他发现并命名发表了若干中生代鸟类化石,是最早从事辽宁早期鸟类化石研究的学者之一…… 有关成果多次入选美国《发现》杂志年度百项科学新闻、《时代周刊》年度世界十大科技发现、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成果……

总之就是很厉害。

研究做得好,科普也很牛。这些年他撰写多篇科普论文,参与《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图书的编写,在科普的路上也走得很远。

说到“科研人员做科普”的困惑,周忠和很了解。他引用了此前有人总结的“四不”窘态:不愿、不屑、不敢、不擅长。他认为其中前“三不”是认识问题,第四个“不”是能力问题。

困惑确实存在,但社会又非常需要科学家做科普。“如果科学家的声音越来越少,一些似懂非懂或伪科学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多。”周忠和院士说道。

今天的研讨会上,他在题为《科研人员做科普:一些问题的思考》的报告中,对科研人员做科普提出了7点思考与建议。

1

不能“一刀切”

行政化是一把双刃剑,不能搞政策一刀切:比如,硬性将科普作为所有科研人员的考核指标。“必须发科普文章,做科普报告不行吗?”

周忠和说,鼓励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发自内心觉得做这件事是有益的。同时科学共同体会认可这种职业的行为,不会因为科研人员做科普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2

价值导向的引导比奖励更有效

“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导向。科学共同体怎么看待你,这比科普奖励更有效。”周忠和认为,重大科研项目包括科普预算及社会影响评价,比科普奖励更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目前,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在传统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之外,将科学传播活动看做学术表现的重要部分。

周忠和院士

3

科普也有知识产权问题

科普也有知识产权问题,周忠和说:“我自己也有感受,写个科普文章没几个人看,也不挣钱。别人抄来抄去,就直接抄走了。”他认为成熟的科普市场,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这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样的。”

4

什么时候做科普,根据职业阶段权衡

什么时候开始做科普,这是一个question。

“你是院士了你可以做,我的路还远,不能跟你闹腾”……周忠和也听到过这样的话。其实,国内外都有同样的情况,“资深科研人员做科普顾虑少,年轻科研人员顾虑多”。

国外有些机构建议在拿到终身教职前先集中精力做科研。周忠和觉得也不见得一定如此。“如果这个年轻的科研人员能力很强,研究做得很漂亮,来做科普,那也很好,不会有人对你另眼相看。”但对于时间真的有限的年轻人,他建议,先把自己的研究论文做好。

5

重视与媒体互动

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变,Pubilicity逐渐成为一个褒义词。在国外,对一个成果的曝光率,科研人员的Pubilicity,大家会给与正面的回应。而国内有时候会说“这个人喜欢出风头,好出名”。周忠和觉得这种文化需要逐渐的改变。

他建议,科研人员做科普要重视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电视、互联网),影响在这些渠道做科普的人,或者参与科学新闻的撰写。

6

发挥应急科普的功能

科普也有“战时”与“平时”结合的问题。

周忠和觉得,科研人员做科普需要及时响应社会需求,满足时效性的需要。“这次新冠疫情,我们很多著名的科学家一直在做科普,他们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