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恸 | 陈德华:“我从来不是大红袍之父,只是一个爱茶人”

2020-10-29 18:01:19 作者: 哀恸 | 陈

将“北斗”移进御茶园

1985年,陈德华将大红袍茶苗带回武夷山,在早一年的1984年,同样是他遇见北斗,将北斗带进御茶园。只是,北斗移植缘起于1979年的肉桂品种推广。

从1979年开始,福建省科委调拨专项资金八万元,在武夷山逐步推广肉桂品种200亩。1979年—1980年,在福建省科委的全力支持下,由崇安县茶科所牵头,陈德华具体负责实施,对武夷山的名丛、单丛进行几十年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拉网式群众性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涵盖了整个武夷岩茶产区。

1981年,开始在御茶园旧址整理开辟茶园,经过一年多的开垦、整理,按武夷岩茶产区传统的茶园式样建成了5坪茶园,每坪约1亩,后分批种下了165个名丛、单丛。这其中,“北斗”的移植在1984年完成。

1983年—1984年,武夷山菜茶换种肉桂,在跟崇安茶厂的姚月明一起到竹窠茶场了解情况在时,流香涧到竹窠的一片菜茶茶园里发现了一分多地的北斗茶树。

“那片北斗有30多公分高,在一片菜茶中很显眼。当时御茶园的100多个名丛里还没有北斗,隔天我就去找了姚月明。”陈德华回忆,“见到老姚我就开门见山,说‘老姚,你那个北斗挖给我十棵。’他没作声,我就又自言自语的说‘反正我知道茶树在哪里。’听我这么一讲,老姚他知道这茶树是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就松了口,写了条子答应让挖十棵。第二天就派了茶科所的叶以发和应姑仔拿着批条去挖茶树,当时我还嘱咐要挑茶树密的地方隔着小心挖,以免把茶园挖坏,结果还是挖了十一棵回来,挖回的茶树就直接种在了御茶园里。挖茶树那天是叶以发第一天到茶科所上班,我记得非常清楚。”忆起往事,一切如昨。

1984年2月19日在御茶园种下北斗,三年后采茶,移回的十一棵茶树里面有一棵较早发芽,叶片也呈圆形,和其它十棵有不同。不过坊间所传“北斗一号”、“北斗二号”的说法,陈德华表示他也不清楚何时出现。“当年找姚月明挖茶树的时候,他没和我说过北斗有’一号’、’二号’,我也没听其他人和我提过这种说法,就只是在种植的过程中,我们只是发现有所不同,从未做编号命名。”

首创武夷岩茶紧压茶

武夷岩茶紧压型新产品是属于传统岩茶的再加工,基本思路是借鉴普洱茶紧压型产品的生产原理,即把岩茶原料经蒸汽蒸软后送入模具中用机械的压力压制而成。

1994年,陈德华到昆明参加中国茶叶学会年会,在当地的茶叶市场参观时看到各式各样的紧压茶,唯独没有乌龙茶。试制以武夷岩茶为原料的乌龙茶紧压茶的想法由此萌生。

“武夷岩茶初制过程无包揉造型工序,茶叶条索疏松呈直条状,体积蓬松占位。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如果把它制成紧压型饼茶或砖茶对方便贮运是有意义的;而且武夷岩茶在历史上就有不少对其贮存后的品质显著优于新茶的论述。基于以上这两点,我认定开发武夷岩茶紧压型产品符合实际。”陈德华对武夷岩茶紧压茶的想法有着专业的依据,不过直到1996年提早退休,这项工作才进行实质性的尝试阶段。

1996年,先是将武夷岩茶的原料委托昆明一家茶厂,代为加工成小沱茶。后经审评,压制成的小沱茶与原料茶的品质几乎无差异。后因购买压制小沱茶机器的想法没能得到满足,遂决定自主研发压制机器。1997年初到大理下关茶厂的参观,陈德华深刻体会到知识产权的宝贵,对后来的武夷岩茶紧压茶的研制起了很大作用,回武夷山后就着手研究如何完成样机的设计并投入试产。

“为了研发压茶的机器,1997年花了一万块买了一台不锈钢锅炉做蒸茶用。后来做了很多尝试,最后选择的拖拉机液压缸还是因为压力小、定压时间不长而以失败告终。后来改用压地砖的机器加大压力同时加深模槽高度,结果产品一出,即美观又容易定量取茶,改变了饮用紧压茶必须用刀撬的老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