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死救援
谭斌(左一)指导驾驶员如何有效规避障碍。余浩宇/摄
谭斌在“黄草岭英雄连”雕塑前为战士们讲述英雄故事。杨洺泷/摄
谭斌(中)参加抗洪抢险任务。毛宏伟/摄
谭斌(左三)和战友们聊天谈心。余浩宇/摄
深秋时节,东海沿岸某综合训练场上炮声隆隆,尘土飞扬,陆军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一场装甲步兵综合射击演练正在紧张进行。
炮火硝烟中,数十辆战车呈战斗队形高速驰骋,交错进退。四级军士长谭斌坐在两栖步战车驾驶室里,熟练操纵装甲战车快速逼近“敌”阵地……
一年前,同样是一场演练中,谭斌在满是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冒着生命危险勇救战车,荣立一等功。
“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这是谭斌写在日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从军多年,他的微信签名一直没变过:“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
“作为一名登陆兵,和战车一起战斗是我的信念。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义无反顾。”他说。
一
2019年7月31日,东海某海域狂风大作,恶浪滔天,一场大规模跨昼夜两栖登陆实兵对抗演习正在进行。
登陆舰船舱打开,数辆两栖战车驶入海中,趁着夜色向岸滩发起冲锋。早上7点左右,一条态势信息传回指挥所:“2104车在距岸10多公里处失去动力,开始渗水……”
救援迅速展开,作为一名有着10多年驾驶经验的装甲驾驶员兼技师、首席教练员,四级军士长谭斌与几名战友跳上救援船,飞速驶向遇险的两栖步战车。
8点30分左右,救援船抵达战车所在水域。此前,牵引船已三次实施拖救,都因海上风浪太大失败了。战车车组人员已全部撤出,只有车长栾公博留守在战车上,他已做好了沉车的准备。
救援船靠近,谭斌看到2104号两栖步战车车身前倾,车头已经没入水中。他凭经验判断,如果不立即实施救援,战车1小时左右就可能沉没。
“科长,让我去吧!”望着随海浪起伏不定的战车,谭斌向同船的旅装备管理科科长莫海幸请求登车维修。
“你怎么过去?”莫海幸问他。
“游过去。”谭斌简单地回答,“只要车没沉,就有机会。”
他一边说着,一边脱下鞋袜,穿上救生衣。莫海幸还想再叮嘱两句,谭斌已经纵身一跃,一头扎进海浪里。
天边的晨曦被阴云遮盖住,海上一片波涛汹涌。在谭斌的记忆里,那是他从事海上驾驶11年来,第一次遇到如此危险的极限海况。3米高的海浪随时能把人吞没,30米的距离,谭斌游了整整15分钟。
“怎么可能不害怕,但如果眼睁睁看着这辆车在我眼前沉掉了,那将是我整个军旅生涯最无法接受的事。”时隔1年后,谭斌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和平年代我们都不敢上,真要打仗了,谁上呢?”
二
谭斌浑身淌着水爬上了2104号两栖步战车。海水涌上来,一下就没过了脚踝。“必须立即检查设备通电状况,重启排水泵。”他向驾驶舱爬去,但车窗已经被锁死,只能从车顶钻进去。
“那样太危险了,开启舱门时如果海水涌入,驾驶室里的人根本没有逃生机会。”栾公博说。当时他在风浪中大喊着提醒谭斌,但这名老兵义无反顾的架势最终让他妥协了。
汹涌的海浪一次次拍打在车身上,带着战车起起落落。又一个浪头刚过,谭斌抓住间隙跳进战车驾驶室。狭小的舱室里,他看到,背囊散落一地,呕吐物到处都是,海水正在不断渗进来。
手动紧固百叶窗加强密封、检查车内控制系统、更换控制盒保险丝……谭斌在脑海中迅速规划好了抢救方案。一系列操作后,两栖步战车排水泵终于发出“嗡嗡”的运转声,战车开始排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