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庞统,在东吴真没受到重用吗?

2020-09-20 16:07:45 作者: 三国时期的顶

(图)电视剧《新三国》中的庞统,杜旭东(饰)

庞统是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素有“凤雏”之称,与诸葛亮齐名,在《三国演义》中徐庶曾向刘备推荐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称得两人之一者必得天下,然而,事实是刘备最终既得了诸葛亮,也得了庞统,虽然三分天下有其一,但依然只是最弱的一角,天下对于刘备来说那依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然而,关于庞统为何投奔刘备,似乎一直是个谜,现在,一般的观点认为庞统在东吴没有受到重用,庞统自认为是辅助帝王之人,在东吴屈才了,只不过周瑜手下的功曹而已,所以才愤而投刘备。

事实果真如此吗?翻看《三国志》的《庞统传》我们看到庞统乃荆州人士,当时在荆州有才能的人纷纷投奔东吴,最著名的当然就包括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和“凤雏“庞统,在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后为东吴周瑜手下的功曹。普遍的观点认为功曹对于庞统来说职务太小。事实上功曹职务是否太小,与当时庞统的才能和展现出来的功绩是否不相配呢?在我看来,事实绝非如此,相反,功曹在当时的东吴那是高级官员了。功曹这个职务在秦时就已出现,如萧何就是功曹出身。到西汉,功曹是郡守和县令的主要佐史,从这方面来看,功曹就相当于市、县一级的政府秘书长,具体是哪一级的秘书长,那要看这个功曹处于什么层次,到了东汉末年,功曹的职务更是得到实际的提升,为长官助理,既分管人事,还分管政务,更主持军事,可以说功曹是长官手下最核心的人物。大家应该记得在《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当时王朗为会稽太守,他手下的功曹虞翻,孙策活捉王朗,亲自拜会虞翻,后来孙策亲自兼任会稽太守,虞翻依然为功曹,得到了孙策的重用,成为孙策时代重要的核心人物,但虞翻的职务一直就是功曹。

从另一方面说,庞统为周瑜手下的功曹,周瑜在东吴那是仅次于孙策或后来孙权之下的一批核心人物,在公元208年前,周瑜为江夏太守,偏将军,而且周瑜直到死,他的职务都不过是偏将军,而偏将军在将军中是最小的将军,其实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准将。庞统的才能在当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周瑜相比,周瑜尚且都只是偏将军,那庞统能够成为周瑜手下最得力的助手,那庞统的职务算低吗?庞统在东吴没有受到重用吗?

(图)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安徽庐江舒县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其实,在东吴,各路英雄的职务都偏低,根本原因是孙策在平定江东之后,他得到的朝廷任命也只不过是讨逆将军,还是孙策向朝廷进贡讨来的,之前只不过是校尉。而讨逆将军只是杂牌或杂号将军中的一种,仅高于偏将军。这样一对比,大家就应该明白了,东吴在当时公开宣称效忠于汉,而汉给东吴的最高首领孙策的职务不过是杂牌将军,所以,周瑜的偏将军职务也就是仅次于孙策的职务,庞统为周瑜功曹,也就是周瑜手下最重要的人物,周瑜死后,庞统之所以有资格送丧到东吴,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庞统是功曹,是周瑜手下最重要的核心成员。

其实,诸葛瑾虽然最终成为东吴的核心成员,但大家知道吗?诸葛瑾到东吴时最初的职务只不过是宾待,后来成为都督的鲁肃也在其中,也就是门生,后来被发现其才能非凡才被任命为海盐县的县长,直到215年,才转为中司马,这才进入东吴的领导层,但直到公元215年,诸葛瑾都不是孙权的领导核心层,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出使东吴,在《三国志》中没有说见到大哥诸葛瑾的原因,根本原因当时诸葛瑾只不过是县长。那庞统为江夏太守之功曹,职务比诸葛瑾大多了。大家都知道后来的都督吕蒙,从士兵干起,后来也只不过是别部司马,职务并不比庞统高。直到吕蒙因为斩获东吴的心腹大患黄祖有功才被孙权任命为横野中郎将,而庞统在东吴的贡献,我们至少在《三国志》中没有看到,尤其是在赤壁之战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庞统有何作为,能够获得功曹之职那已很不容易了,在打天下的年代,职务的晋升那是需要战功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