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杨广有多努力?从府兵到散官改革,看封建制度的时代变迁

2020-09-24 09:43:27 作者: 杨坚杨广有多

前文提要:隋炀帝杨广就像一个怪郎中:他的眼光是如此的精准,以至于不管什么疾病他都能一眼看穿,但是他开出的药方又是那么的奇怪,每一味药材不是用错就是严重过量,以至于任何一剂药吃下去都会产生致命的副作用。他新皇上任后进行了四项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还要从北魏时代的官戎体系和府兵制说起。随着中原的再度统一,从前魏周以战养战的模式无法再继续,开皇十年五月乙未,隋文帝平陈的次年,隋文帝杨坚发布了一道诏书,展开了大规模的裁军行动。笔者在前面的篇幅中详细分析了从魏周到隋初维持一支国家常备军队所需要的成本,巨大的财政压力直接导致了隋初杨坚的裁军决定。

当然府兵耕作的推广其中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我们知道,在边境地区军事屯田这是早在秦汉以前就有的做法,在汉末三国时代曹魏也很喜欢在边境搞军屯,而曹魏的各项政策,对五胡乱华之后的北朝各国影响还是很大的。

至于北魏,在孝文帝之前固然是一野蛮的胡化政权,孝文帝的变革囊括一切,必然也包括全民饮食习惯。尽管有“军队是保守派的大本营”这种说法,但是伴随兵源基础的调整,尤其是西魏大统九年邙山之战后,宇文泰“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导致胡汉土著大规模进入西魏军队内,大大稀释了以武川镇军为核心的西魏军界,与之伴随的,包括饮食习惯在内的一切都有所改变。

日人谷川道雄在他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中曾经以苏、郭、韦、柳等四大关中望族为例,指出他们大致在大统十年到大统十六年左右统帅乡兵仕于西魏,并且担任了帅都督一级的官职。他又引用滨口重国的观点认为这些人在大统十六年前后基本担任仪同一级的官职。因此我们事实上也可以知道,在这一时期,正统的汉族门阀也已经差不多混迹到了西魏政权决策层的外围。

大约是借着开皇十年的这次改革,军府的结构也作了重大的调整,开府府改为骠骑府,地方军府的长官和副长官的称号也由开府和开府副改为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前述的“右武卫右十八车骑印”应该是作于这次变革之后。

开皇十八年,隋文帝在原十二卫府之外加置左右备身府,并前合为十四卫府。然则当时左右领左右府并未撤销,因此左右备身的具体职能到现在也讲不大清楚。后来到隋炀帝大业三年的时候,将左右备身府改为左右骁骑卫,这可能是隋对南朝制度部分吸收的结果。南朝梁时候曾经以左右骁骑领直合,北魏改汉制之后也模仿南朝置骁骑将军直合将军等,但是当时置于左右卫领下。至隋初,左右卫仍领直合将军等——《隋书》中记载:左右卫,掌宫掖禁御,督摄仗卫。又各有直阁将军、(六人。)直寝、(十二人。)直斋、直后,(各十五人。)并掌宿卫侍从。奉车都尉,(六人。)掌驭副车。武骑常侍、(十人。)殿内将军、(十五人。)员外将军、(三十人。)殿内司马督、(二十人。)员外司马督、(四十人。)并以参军府朝,出使劳问。这些都是在内三卫之外的人员编制。也就是说左右卫除名义上所辖的内三卫之外,自己还有一套内卫禁卫系统。

其中直合将军地位次于左右卫大将军而高于左右卫将军。直寝、直斋、直后与千牛备身和备身左右共同构成天子最贴身的禁卫。

十二卫之中唯有左右卫同时拥有从皇帝近臣到外层禁卫乃至外府府兵的全套通天兵种体系。这是左右卫与其余各卫府的显著差别之处。

开皇十八年设置左右备身府,很可能就是将原先左右卫的这套内卫体系剥离出来而单独设置的。

其主要理由如下:1、开皇十八年设置时称为左右备身府,显示当时应该还只有内府机构,其初期未建立与外府府兵的隶属关系。2、初置时的名号为备身府,导致很多人误认为和领左右府的千牛备身、备身左右有关系,实际虽非如此,但是能够使用备身名号的,那也应该是在禁卫体系内和领左右至少居于同等地位的部门。似乎唯一有可能的就是直合这一系统。当然也不排除其和邻左右府就人员分配等问题部分进行重新划分。3、骁骑将军领直合算是有传统的,其中应该有所关联,隋炀帝不会无缘无故将备身府改骁骑卫。4、无论是隋炀帝时候还是唐代,直合系统都彻底消失,而当时十六卫的分布,左右骁卫仅居于左右卫之下而在左右武卫之上,其在禁卫体系中的位置显示正是当年直合系统所处的位置。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