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文轻武并非宋朝一朝的专利,事实上,鉴于汉朝以强亡,唐朝以藩镇亡的教训,宋元明清四朝其实都在一定程度加强对武官的控制,提升文官的地位,可不同的是,宋朝在外战争中不能说是节节败退,可至少也是没占到丝毫的便宜,到了还不得已“花钱买和平”。
而同样“重文轻武”的大明,虽然后期也转入了被动防御之中,可在洪武、永乐两朝,其对外却是一连串的顺风顺水,甚至把横跨欧亚的蒙古人都赶回沙漠放羊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或许还得从两朝之初的军事制度说起。
一、对于有着决定国运前途的决胜局,朱元璋打赢了,而赵光义打败了
几乎每个大一统的帝国,在他们统一的路上都会有这么一场足以决定国运的大战。譬如汉朝霍去病封狼居胥,解决了长久以来威胁着汉朝北疆的匈奴,成就了“匈奴远遁,漠北无王庭”的大好局面;又如唐朝李靖、尉迟恭六路大军大败东突厥,“自永徽已后,殆三十年,北鄙无事”,悬在大唐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就此解除;更有大明猛将常遇春、徐达收服元大都(今北京),所谓“天下形胜入我掌握”,为大明打开了北疆战线,给永乐朝追亡逐北奠定了基础。
在北宋建国之初,也有过这样一场决定国运的大战,那就是公元979年,与辽朝之间爆发的幽州大战。
这一战赵光义的目标是在五代时期被辽朝乘虚夺取的幽云十六州,所谓幽云十六州,就是指自幽州(今北京)一直延绵到云州(今山西大同地区)的十六个州郡,地理位置极度重要,是中原地区能否有效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关键所在。
而当时北宋是占据了不小优势的:
1. 武器方面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投石机、床子弩、神臂弓,以及辽朝人都没过的火药;
2. 当时距离北宋开国还不到二十年,国势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候,曹彬、潘美等猛将云集,十万大军士气高昂,战力强劲;
3. 之前不久已经灭亡了北汉,北疆汉民思归心切,赵光义有着足够的信心。
可是赵光义急功近利,在灭亡北汉略微休整后就北上和辽朝争锋,并且一打就打最难啃的幽州地区,以疲惫之师对抗以逸待劳的辽军,饶是宋军士气高涨,可也耐不住长期作战,加上赵光义御驾亲征,阵图钳制各路将士,而辽朝猛将耶律休哥、韩德让等又非北汉将领可比,最后宋军在高粱河惨败,自己坐着驴车灰溜溜地回国了。
之后七年,赵光义又发动了三十万大军进行雍熙北伐,可就如陷入魔咒一般,在韩德让等人的抵抗下,宋军连幽州的影子都没见到都战败了,还把老将杨业给搭了进去。雍熙北伐的主要负责人虽说是曹彬,可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幽州大战之时,赵光义首战不成,数年后又贸然出兵,早已经没了各种优势,而失去了幽云十六州的北宋,同时也是失去了产马地和战略防线,从此以后一直处在辽朝骑兵的威胁之下,处于被动防御之下。
二、同样是重文轻武,可宋朝却矫枉过正了,而大明则吸取了宋朝的教训,对武将还是网开一面的
宋太祖赵匡胤鉴于五代藩镇之祸,对宋初掌握了军事大权的武将们做了不少制衡手段:
1. 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杯酒释兵权”了,赵匡胤收中央禁军,给钱给地把将领们养起来;
2. 对于地方军队,则以文官管理州郡军队,位于武官之上,负责钳制地方武将;
3. 设立枢密院和三衙两大军事体系,分管调兵权和握兵权,而统兵权则被保留在了皇帝手里,战时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官员(帅臣)出征,战后归还虎符于枢密院,归还军队于三衙。
这种三权分立的制度,虽然消弭了自唐安史之乱以来的兵祸,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兵权划分过于繁琐,将领掌握军队却无法调度部队,文官们有调兵权却无法带兵出征,帅臣们只能在战时带兵,事前没有沟通,事后无法训练,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三方互相掣肘,效率极度低下。后来在对西夏作战的范仲淹,对此是深恶痛绝,气得直骂娘,北宋矫枉过正,使得宋军空有数量而无质量,遇战即逃,遇难即降,战力就越来越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