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何不刺死让他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因为他腰上那把剑有问题

2020-10-05 14:32:20 作者: 韩信为何不刺

古代开创一个朝代的人,大多都非常不凡,比如赵匡胤这种从军旅中崛起的军阀,再比如朱元璋这般草莽中走出的天才,但很少有人能像刘邦一样,从一个泼皮无赖成为一位开创大帝国的君王。

韩新剧照

如果只看刘邦年轻时候的记载,会让人觉得此人完全没有帝王之相。好吃懒做、眼高手低、狡诈无赖,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混混的做派,但就是这样一个混混,最终却击败了西楚霸王,建立了大汉。那么,刘邦一无背景、二无才智,又是凭借什么从乱世中脱颖而出的呢?其实唯独一句话:为之奈何?刘邦不是一个天才,但他对自己有自知之明,他明白如何招揽贤才,如何重用贤才,如何发挥贤才的作用,这便是刘邦的高明之处。汉代基业的建立,可以说刘邦只占三成,其余七成都归功于他的贤臣们,尤其是韩信。

刘邦的贤才很多,不管是张良、萧何还是韩信,都是当时著名的谋士和武将。刘邦手下最著名的将领便是张萧韩三人,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三人对刘邦的作用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比不出高低。但是,如果仅从当时历史局势来看的话,刘邦最重要的手下,还是韩信。毕竟,韩信最强大时拥兵数十万,可以说当时他支持谁谁就赢,哪怕是项羽也拼命拉拢韩信。虽说韩信最终下场凄惨,但他传奇的一生仍旧波澜壮阔,只是这位千古名将,却有着不光彩的过往。

胯下之辱

韩信不光彩的过往并不是什么秘密,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人们都津津乐道,以此作为谈资或者分析韩信性格的证明,此事大家都不陌生,它便是著名的“胯下之辱”。故事也不复杂,一个屠夫当街羞辱韩信,要么拔剑刺死自己,要么从自己胯下钻过去,最后韩信选择从胯下钻过去,息事宁人,却也因此受到乡里的嘲笑。

后世有许多人都在分析韩信为什么不敢拔剑刺死屠夫,比较著名的一个观点便是韩信年轻时便拥有大志向,不愿与一个屠夫纠缠,因此选择忍辱负重,最终开创大业。当然,也有人认为韩信此举是故意为之,目的便是引起关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从而争取得到赏识的机会。这些看法不能说是错的,韩信年轻时便经常读兵书,一个出身贫寒的孩子读兵书,说明他的确有大志向,为了实现抱负,不愿杀死屠夫惹上麻烦,这样似乎也说的通。

胯下之辱

不过,历史当中的许多细节,其实却暗藏着许多玄机。比如韩信受辱的年代,其实就已经透露出韩信为何不敢拔剑:他的剑可能有问题!韩信出生时秦朝刚刚建立不久,韩信年轻时也正是秦朝管控武器最为严格的时期。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当时秦始皇为了确保秦朝万代基业,避免六国遗民造反,对铜铁等进行严格的管制,很多人都不能佩戴剑或者其他武器。韩信出身低微,全靠漂母才得以生存,他既无官职,又无地位,因此在严格管控的秦朝,韩信估计是没有资格佩戴宝剑的。但史书上却记载韩信佩剑,这样一联系,便不难猜到,韩信的剑极有可能只是一把木剑,而非一把宝剑。

如果从屠夫的角度看,事情的真相便更容易猜到了。可不要小看屠夫这个行业,在秦朝时,能吃上肉的都不是简单人家,而能在闹市之中卖猪肉的屠夫更不是简单人物,一般不是黑道中的小头目便是攀上了靠山。而韩信是何许人也,不过一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屠夫看不惯他,打他一顿便是了,为何要与韩信赌命?要知道,屠夫可是说了,韩信要么刺死自己,要么从自己胯下爬过去,那要是韩信真拔剑一剑将屠夫刺死,即使屠夫的势力将韩信杀死,屠夫自己的命岂不是也回不来了,他难道愿意与韩信换命?屠夫自然是不会愿意的,因此他必定是笃定了韩信杀不死自己,才敢如此嚣张。但是韩信一个年轻人,屠夫当众羞辱韩信,就不怕他热血上涌不顾一切杀了自己?那么屠夫为何不怕,原因其实很简单,与上文所说一致:韩信的佩剑极有可能不是真剑,而是木剑或者一把破剑,根本杀不死屠夫。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