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孝王刘武,汉景帝一母同胞的弟弟,汉文帝嫡次子,作为次子,皇位自然轮不到他做,所以早早的就受封代王,前往代地就藩。前176年,因梁怀王刘揖绝嗣,刘武继嗣梁王位。
前154年,梁王刘武奉命入朝面君,而后在某一日的宴席上,景帝与刘武闲谈时说:
“千秋万岁後传於王”
(《史记.梁孝王世家》),就是我百年之后,皇位就是你梁王的了。此时刘武听到这个承诺,虽表面上是谦虚的推辞,但内心却是欣喜万分,本来他是与皇位无缘的,现在景帝居然有想把皇位传给他的念头,让他第一次有了触摸到帝位的机会,这自然是让他欣喜
景帝的这次承诺无疑是加深了刘武对于皇位的觊觎之心,而也因这个承诺,刘武在“吴楚七国之乱”时才始终坚定不移的站在汉景帝的这边,并倾全国之兵帮助汉中央政府死死的抵挡住吴楚联军的进攻,让吴楚主力军队不敢茫然越过梁国向西进兵,而这也让汉中央政府有了足够的时间去调配兵力和粮草,然后从容的去实行所制定的战略意图和目标
(正是梁国死死拖住吴楚联军,周亚夫才有了机会率兵南下,并趁机夺取了泗水入淮之口,从而断绝了吴楚联军的粮道,而这也就奠定了汉中央政府日后的胜利)。
可以说“吴楚七国之乱”能够被汉朝廷所平定,这其中功劳最大的无疑是梁国和刘武。当时吴、楚被击溃,汉朝廷清算战功时
“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
(《史记.梁孝王世家》),就是梁军杀敌数量是与汉中央军平分秋色的,如此从中就可看出梁国和刘武功劳的卓著。
而刘武之所以会在“吴楚七国之乱”中表现的如此卖力,甚至不惜将全国之兵悉数派出与吴楚联军决一死战,这其中虽然有着种种的原因,但是汉景帝此前的那句“千秋万岁後传於王”绝对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的。
但是让梁王刘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吴楚七国之乱”平定不久,汉景帝就在窦婴、袁盎等朝中重臣的劝谏下违背了这一承诺,在前153年,景帝立了自己的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如此,刘荣自然是愤愤不平,要知道君无戏言,可是景帝却偏偏就说话不算数了。刘武尽心尽力的帮助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不就是因为景帝答应他会在日后让他做皇帝的吗,可是现在景帝却违背了这一诺言,这自然就让刘武气不过。
如此也就造成了日后刘武欲图刺杀袁盎等朝中重臣这等汉朝历史上首次诸侯王刺杀公卿大臣的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延续数年的夺嗣风波。
“景帝传位梁王”所引起的夺嗣风波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在前154年,在一次宫廷宴席上“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史记.梁孝王世家》),就是汉景帝承诺百年后会将皇位传于刘武,对于这个承诺,当时刘武和窦太后都十分开心。
当然汉景帝刚承诺要传位于刘武,就遭到了朝中重臣窦婴的竭力反对,窦婴上谏道:
“汉法之约,传子适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帝约乎!”
(《史记.梁孝王世家》),就是自高祖开国以来,皇位的传承从来就是父死子继,现在陛下焉能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这不就是违反祖制吗?而后
“於是景帝默然无声。太后意不说”
(《史记.梁孝王世家》),景帝与窦太后听到窦婴说他们违反高祖定下的规矩,自然是不敢再多说。于是在次年,景帝就立了自己的庶长子刘荣为太子。自此汉景帝传位于刘武一事暂时告一段落。
第二阶段是在前150年,这一年的正月,刘荣因馆陶长公主刘嫖的陷害,被废黜太子之位。太子刘荣被废后,窦太后就又看到了让刘武重登大位的机会,于是她先是让刘武再次入朝,而后在家宴上,她就趁机向景帝提出“吾闻殷道亲亲,周道尊尊,其义一也。安车大驾,用梁孝王为寄”(《史记.梁孝王世家》)的建议,就是希望景帝立刘武为皇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