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将亡,崇祯皇帝求大臣们捐钱救国,大臣们为何却见死不救?

2020-10-13 23:23:04 作者: 明朝将亡,崇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亡,大明朝自此宣布灭亡。一代君王,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真乃可悲、可叹也!

当然了,崇祯继位的时候,大明朝已经奄奄一息了。但即便如此,崇祯皇帝也没有就此坐以待毙,而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大明朝从死亡的边缘挽救回来,走向中兴。为此,他上台后,便立即处死了大太监魏忠贤,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图强活动。

就在京城被攻破的前几天,他甚至还亲自出马去求那些大臣们捐钱,给守卫京城的士兵们发军饷。

但是,满朝的文武大臣对于崇祯皇帝的请求,大都置若罔闻,响应者更是寥寥无几。最后,崇祯只筹得了20万两银子。但这些钱根本不够发军饷,更别说还指望它来拯救一个王朝了!

最终,北京城被起义军攻破,崇祯皇帝也随着他的帝国离去了!

当然了,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奇怪: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到达了生死存亡的边缘,难道这些文武大臣们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吗?竟然舍不得拿钱出来,一点都不爱国!

如果仅从表面上来看的话,这些官员的确很无耻,面对国难,一个个竟然选择无视。但其实,这些官员之所以不捐,并非只是因为所谓的“无耻”,实际上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什么原因呢?很简单,那就是我们标题所说到的——捐献制度!

在古代,捐献的意思跟现在可不一样,它是帝国的一种财政制度。而这种制度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悖论,那就是:“此制度原本是为了用来应对特殊情况的,但结果,越是在王朝的危难时刻,这种制度的作用就越不大”!

怎么理解呢?我们本文一起来看一下!

“捐献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秦国,为了应对天下各国的竞争,于是便用爵位来鼓励百姓向官府捐献粮食。如果你喜欢看战国时期的影视剧或书籍的话,这一点,你应该很清楚。

到了秦汉时期,这种制度便被沿袭了下来,后世的王朝也都在使用,只不过是方式不一样而已。

比如在明朝初年的时候就规定:民间子弟只要向国家捐献一定数量的粮食、马匹或者金银财物,就可以进入到国子监读书,从而获得步入仕途的机会。

到了明朝中叶,这个机会就随之升级了,捐献的人可以在荣誉职衔和入监读书之间二选一,甚至还可以直接做官。

到了清朝时期,这一制度就变得更加系统了。在清朝的时候,想要做官,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参加科举考试;二是捐钱,也就是捐纳!比如清朝雍正年间的名臣‘李卫’就是捐纳出身。

实际上,这种花钱买官的事情,在古代王朝中并不少见。既有合法的,也有不合法的。所谓合法,就是朝廷公开捐纳官职,将官职作为商品,明码标价挂出售卖。而不合法的,则是一些官员私下收取他人贿赂,将其安排在某个职位上。

当然了,一般搞捐献,都是在帝国急需用钱的时候,比如打仗、赈灾、修筑大型工程等。

因此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捐献,并不是无偿的,而是有偿的。

你捐出钱财,朝廷就会给你相应的某种资格、荣誉、甚至是官职。所以与其说这是“捐献”,还不如说这是君主和捐献者的一场交易而已。毕竟大家都是各取所需,没有谁占谁的便宜。

这听上去似乎很不错。也的确,捐献制度确实存在着积极的一面,比如它能临时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解决国家当前面临的困难。此外,它还开辟了富人地位变动的一个渠道,从而扩大了国家的社会基础支持。

不过,“捐纳制度”的消极影响也同样不小!

首先来说,国家公职竟然都能当成是商品来进行买卖,那这必定会败坏社会风气。那国家制度,哪还有什么严肃性可言呢?

此外,对于捐献者来说,他们会因为用钱买来的官而感到自豪,或者是有什么荣誉感吗?当然不会,捐献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就是投资,目的并不是什么为国为民,而是赚取更多的利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