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建筑史诗,齐长城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2020-10-22 17:44:19 作者: 齐鲁建筑史诗

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所灭,齐鲁国界线成为齐楚的国界线。莒国与鲁国的灭亡,使齐楚两国开始在国界线上正面对峙。又由于楚国在与秦国的争斗中遭到失败,楚怀王被俘,楚都郢城被攻破,楚顷襄王迁都于陈,将经营重心放在东方,从而对齐国构成军事压力。在这种环境下齐国修筑并加固齐长城防备楚国北上的威胁成为齐国的首要任务。

随着楚国先后灭掉越国和莒、杞、邾等小国,接着又灭掉了鲁国。齐、楚两个大国在山东境内形成了南北对峙之势。在此之前,齐楚之间尚有一些小国作为两国之间关系的缓冲地带,现在这些小国先后被兼并,齐楚两国国土接壤,齐国直接受到了楚国的威胁,才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不得不把原来防鲁国的西段长城继续向东修筑,用来防御楚国。”

齐长城东段大规模修筑是在田齐威王时期开始的。《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威王七年“楚威王伐齐,败之于徐州”。这一时期,从齐国南境的紧张局势以及各国斗争格局来看,齐威王为避免齐国两面受敌,陷入被动的局面,东南边境修筑防御工事很有必要。齐威王在与莒国的拉锯战中,已修筑并完善莒北的长城,吞并莒国之后,与楚国接壤,楚国在灭掉越国后,北上态势明显,齐威王便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十年,齐筑防以为长城。”梁惠成王二十年,即齐威王八年,齐国开始修筑长城。《史记·赵世家》:“七年,侵齐,至长城。”《田敬仲完世家》也有“赵人归我长城”的记载,这说明在齐威王之前,就已经有长城的存在,而齐威王只是在原有长城防御工事基础上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而已。

齐长城真正与泰沂山系、济水、黄海等天险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是在田齐宣王时期。《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有余里。”《山东考古录》考楚境及齐长城条云:“大约齐之边境,青州以南则守在大岘,济南以南则守在泰山,是以宣王筑长城,沿河,经泰山,千余里至琅邪台入海。”整个国防线在齐宣王时期才全部完成,齐宣王在新的环境中,将长城连成一线拾遗补缺,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伐齐……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湨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杜预注曰:“平阴城在济北卢县东北,其城南有防,防有门,于门外作堑,横行广一里。”

齐长城西段的修筑时间大概是在春秋末期,结合王献唐关于齐长城东西段时间的结论,所谓齐国长城,应该分为两部分:最初一段在西,绝大部分专为防鲁而设,建于春秋时期;以后继续向东展修直到海滨的一大段,专以防楚,则在战国时期。迨后鲁为楚灭,这一条长城自西向东,变成了齐国对楚的全部国防线。

齐长城的修筑是在长时间内由点及线形成的防御体系。结合齐长城沿线的地形地貌,许多地段的山脉多呈现南北走向并且沟谷切割严重,很难做到西向东逐渐成型。因此齐长城极有可能是在一段段独立防御工事基础上,经过姜齐和田齐历代国君修补完善,连缀而成的防御体系。

总之,齐长城的东西两端防御工事的修筑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东防莒,西御鲁。战国时期楚灭莒、鲁后,齐楚对峙,齐威王时期才将东西两端的防御工事连成一线,最终形成所谓的齐长城。

齐长城东段防御工事的修筑,在齐国发展史上对齐国的内政外交、政治军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军事上的防御作用,前面已经提及,在此不再赘述。由于齐长城东段因靠近海洋,还兼具控制对外贸易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海洋航行已十分普遍。《管子·禁藏》中“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是说沿海渔民入海捕捞海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孟子·梁惠王下》记载,齐景公曾对晏子说:“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方于琅琊。”春秋时期,君王贵族沿海出游已经比较普遍,而民间则由此逐渐发展对外贸易。《管子·揆度》中记载:桓公问管子曰:“吾闻海内玉币有七荚,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发、朝鲜之文皮,一荚也。”即发国和朝鲜带有花纹的毛皮也是贵重货币的一种在齐国流通,由此可知对外贸易已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