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建筑史诗,齐长城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2020-10-22 17:44:19 作者: 齐鲁建筑史诗

春秋中晚期吴国北上争霸,屡次伐齐,使得齐国南境局势紧张。春秋战国之际,今鲁东南地区国际斗争的格局,决定了齐国不可能不在齐越、齐莒交界的一些要隘通道上修筑防御工事。

《孟子·离娄上》记载,齐景公哭着把女儿嫁到吴国,“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左传·哀公十年》:“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史记·伍子胥列传》同样记载了这一事件,“七年,吴王夫差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所谓“自海入齐”也说明,吴齐已经具备了一定实力的海上军事力量,齐、吴两国之间的战争,也从陆地扩展到海上。

吴夫差十一年,吴水军从海上进攻齐国,这次“齐吴海战”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海战,夫差派大夫徐承率舟师自海上进入齐国海域,齐国立即以船队拦截,两国在黄海水域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最终吴国大败而归。公元前484年,吴国再次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吴国水军进攻齐国,齐国进行防御,并打败吴国。由此可见,齐国无疑是有了海上的设防,而从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而言,吴国也是有了海上的防御。所以这一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海防建立的标志。”而此时齐国沿海安全防御措施,很有可能是东至黄海的防御工事,也就是齐长城东端最初的雏形。

越国趁吴国北上伐齐之机攻吴,在吴越之争中越国占据上风。越国崛起给齐国南部边境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管子·轻重甲》桓公曰:“天下之国,莫强于越。”《吕氏春秋·顺民》齐庄子请攻越,问于和子。和子曰:“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越,猛虎也。’”由此可见,齐国对与越国之间的征伐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公元前441年,三晋与越联兵伐齐,使齐国两面受敌,“齐国修筑长城是在战国早期的被动局势下进行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卒,子王鼫与立。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彊立。王无彊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这一事件更导致了齐国开始修建长城,可知防御越国也是营建齐长城的原因之一。吴越北上争霸与屡次伐齐,尤其是吴越在海上发起的攻击,使齐国措手不及,仓皇应战,虽有小胜,多以失败告终。在黄海沿岸修筑的防御工事,就是后来齐长城的雏形,在即墨修建武库,最初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防御吴越来自海上的侵扰。

清人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写道:“春秋之季,惟三国边于海,其用兵相战伐,率用舟师蹈不测之险,攻人不备,入人要害,前此三代未尝有也。”这里“三国边于海”提到的就是齐国、越国、吴国三个沿海国家,可见在春秋末期,这三个沿海国家就曾经爆发过海战。因此沿海一段的齐长城防御工事最迟至春秋末期已经存在并发挥作用。

齐长城是集山地防御、济水防御与海洋防御三位一体的战略防御体系,而齐长城东段就肩负着海洋防御的重任。

黄海防御自然是在长城东线的海右走廊上,那里的齐长城走向就很能说明的长城的海防战略意图。”齐长城东段自穆陵关始,经过沂沭断裂带之后向东南而去,经过马耳山抵达五莲,然后经由五莲向东北方向而去,直达黄海冲积平原,由小朱山入海。

我们仔细观察齐长城东段的经行路线,发现走的正是一个V字形路线。这纵然是有地形方面的原因,也有其他防守方面的考虑。小朱山与崂山山脉之间隔着一条狭窄的胶州海峡,胶南高地长城岭以及长城岭上的长城与胶州半岛的崂山互为犄角,同崂山山脉就构成了一道完整的海防线,拱卫着齐国本土的安全。这段防御工事组成的海防线就是齐长城东端雏形,田齐威王和田齐宣王就是在这段防御工事的基础上,将其与其他的齐长城防御工事连缀在一起,构筑了绵延一千里的齐长城。因此齐长城东段的修筑并不单纯是为了防御楚国,而是一个跨时代的综合工程。

楚国灭莒之后,齐国转而又要面对楚国的威胁。楚国经历吴国入郢的战乱之后,在秦国的帮助下,逐渐恢复实力。楚悼王招揽贤才,重用吴起进行变法,楚国国势日盛。先灭越国,将疆域扩展至淮河以北;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国所灭,齐楚国土开始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