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荀子之惑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战国时代赵国人 。荀子是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他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国兰陵县令,创办兰陵学院。荀子先学儒,后学法,最终儒法兼通,成为一代宗师,他的人性本恶论发人深省,跟孟子的人性本善论形成鲜明对比。
荀子劝学
法家名士韩非、李斯都是荀子的得意弟子,韩非成为法家集大成者,创作有法家巨著《韩非子》。李斯辅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成为一代名相,在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李斯一人的作用相当于萧何与张良的合体。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也是荀子的高足,张苍对于汉承秦制起到了至为关键作用,他恢复了秦朝的大部分制度。
荀子15岁左右去齐国游学,学习孔子之道,在稷下学宫跟群儒论辩,又博众家所长,于是思想渐渐自成一系,但仍属于儒学范畴。孔子的中心思想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荀子以孔子为圣人,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
孟子以义为大旗,占领道德制高点,提出了人性本善理论。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也就是说仁义礼智四种善德,是每个人生来就俱有的。
孟子又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也就是说:水向东还是向西流的确无法判断,但水一定是向下流的,绝不会向上流;人的天性就是善良,至于那些不善良的人,本非是他们天生不善良,而是后天环境造成的。
孟母三迁
荀子在稷下学宫博众家所长,虽以孔子思想为主,但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正,他通过观察人性,得出人性本恶的观点。荀子认为,所谓的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荀子的性恶论得到其他学派的认可,但被儒家抨击,儒林宿老认为荀子是离经叛道、罪不容诛。来自儒门的抨击,让荀子感到十迷惑,思想上的痛苦让他决心去秦国走走,或许能得到顿悟。荀子壮年时代,秦国已经是天下第一强国,跟齐国并称西、东二帝!跟齐国不同,秦国不兴私学,但精英人士纷纷入秦效力,且取得不错的功业。
稷下学宫
秦国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凡事讲实用,不喜空谈理论。法家是儒家最强大的劲敌,在法家的光辉下,儒家学者根本无法执一国之牛耳,只能在人性、治国理论上深研,渐渐脱离了实际,变得虚幻起来。荀子入秦,就是想从对立面的法家寻求灵感,以便在思想上得到升华,达到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思想上得到升华是一位思想家的最高追求,神游于外,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