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高山可登,阿拉上海人怎样过重阳节?

2020-10-25 20:05:40 作者: 没有高山可登

《松江衢歌》

陈金浩

小红旗插白糖糕。

默缀重阳无菊粉,

一览凭楼远市嚣。

江城何处可登高,

农家自制的重阳糕通常为糖糕,在糕上插一小纸旗就成了重阳糕,这就是所谓的“小红旗插白糖糕”。

《图画日报·营业写真·卖重阳糕》的配画诗中讲:

重阳须食重阳糕,片糕搭额愿儿百事高。

此风不自今日始,菊糕滋味殊堪饱老饕。

却怪当年刘梦得,不敢提糕心忒忒。

输与洋场才子老面皮,东抹西涂羞不识。

重阳糕内掺以菊花粉,所以也被叫作“菊花糕”,在重阳的清晨,家长把重阳糕切成薄片,贴到小孩的额上,再喊三声“愿儿百事俱高”,用以祝愿儿童健康,顺利的成长。这也是上海保存的重阳古风。

重阳节吃重阳糕是延续了千余年的风俗。商人利用节日促销商品,同样也为保持传统,发展中国食品加工业起了作用。

【阿拉上海的登高】

唐朝,重阳登高、插茱萸蔚然成风。茱萸是一种落叶乔木,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之分,其味辛辣,是中药常用药材,也是加工和制作食品的调味料,所以唐诗中随处可以见到“茱萸”一词:

学他年少插茱萸(朱 放)

茱萸插鬓花宜寿(王昌龄)

舞鬟摆落茱萸房(白居易)

强插茱萸随众人(杨 衡)

而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中的“明年此会知谁处,醉把茱萸仔细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插遍茱萸少一人”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至今仍被广为颂唱。

从这些诗文中可以领悟到,重阳登高往往成为文人雅士的聚会,与三月上巳的“曲水流觞”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一个是登高临风,一个是临水唱咏而已。

戴敦邦画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既然是聚会,就一定会点人数,去年谁来过,今年谁又没来,于是乎原来登高赏秋,结社吟诗的节日,也往往成为寄托远离他乡的游子遥思家乡父老的哀思。这又以唐代大文豪刘禹锡的《九日登高》诗最出名。

九日登高

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

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

未省不伤心。

上海地处苏南江南水乡的边缘 ,地形以平原居多,只有在西部的松江、青浦区境内依稀分布几座小山,其中横山又称“横云山”,多乌臼,重阳季节,红叶红遍山头,成为松江人重阳登高之首选。黄霆《松江竹枝词》咏:

挈伴登高落日斜,

横云山北是侬家。

满山乌臼红如许,

莫愁春江二月花。

上海县并没有山,坐落在上海县城墙上的天后宫丹凤楼是上海的制高点,登丹凤楼则是上海重阳登高之首选,乾隆李行南《申江竹枝词》中咏:

粢饵谈家名最优,

题糕醉菊酒新篘。

携朋共有龙山兴,

海邑龙山是凤楼。

诗中的“龙山”就是借典《晋书》中桓溫在龙山设宴故事,而上海无山,只能借助上海的制高点——丹凤楼。这确实是“海邑龙山是凤楼”,有点“海派”的味道。

清《三姑嬉弈图》,左边是黄浦江,右边是上海城墙,建在城墙上的楼就是天后宫的丹凤楼,原图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

九日登高例吃糕,

楼登丹凤上层高。

几家赏菊朋高会,

几供黄花百种豪。

张春华《沪城岁时衢歌》:

诗坛雅集嗣题糕,

风雨重阳斗锦毫。

便拟振衣千仞外,

凤楼高处试登高。

上海的重阳登高活动首选之地就是上海的制高点,而登高既是民间的驱邪避灾风俗,更是文人的雅集,邀三二知己,临风颂吟,当众挥毫颇多雅趣。当然,到丹凤楼登高远眺黄浦江的春潮秋涛也被叫做“凤楼远眺”,成为“沪城八景”之一。

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丹凤楼毁于兵燹,好在上海建在城墙上的建筑还有大境阁,制胜台几处。于是,重阳登高一度转移到大境阁。1912年上海拆除城墙,上海似乎已没有高度较高的公共场所,于是,又只得改到高度并不高的豫园的大假山,而实际上大假山并不大,也不高,容纳不了几多人,重阳登高的活动也渐渐地被上海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