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高山可登,阿拉上海人怎样过重阳节?

2020-10-25 20:05:40 作者: 没有高山可登

摘要:重阳节登高的由来,和上海人过重阳节的传统。

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大家会登高、赏菊,饮重阳酒、吃重阳糕。但是,重阳节究竟从何而来?何时成为传统节日?为何要敬老?要登高、吃糕?

【重阳节的传说】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是一本志怪小说集,记录古代民间的神鬼故事。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后汉的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学习《易经》,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缝一只锦囊,把茱萸放进囊里),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销。”《易》学大师的话当然不敢不信,于是,桓景急忙赶回家中,带领全家跑到山上。第二天桓景下山,发现自己的邻居及家畜、家禽全死了。

“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当然,这只是一个离奇的故事,重阳登高应该另有来历。

登高望远是重阳风俗之一。图为王弘力《古代风俗图·登乐游原》

中国古人长期坚信“阴阳五行”和“术数”的学说。《周易》把自然数的奇数一、三、五、七、九称之为“阳数”,偶数二、四、六、八称之为“阴数”。根据阴阳相生相克的原理,阴阳的势力相均衡,就是“阴阳和谐”,假使“二阳相逢”,如两只公鸡相遇,必然会发生冲突、打斗,那就是不吉利、凶险。

农历的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都是“二阳相逢”的日子,被古人认为不吉利,因此必须举行一些仪式来消除不祥。例如,在农历三月初三,人们会到水边,用水泼到身上,称之为“祓禊”,以祓除晦气。不过,北方的三月气温偏低,这种“泼水”活动难以发扬光大,当这种“祓禊”风俗传到了气温偏高的南方,就演变为“泼水节”。

“九”是自然数中最大的数,《周易》以为“九”是“阳之极数”,当然,“九月九日”是两个“阳之极数”相逢,是最凶险的日子。顾名思义,“重”就是重复、重叠,把“九月九日”称之为“重阳”,就是两个“阳数九”重叠的意思。

为此,人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应对九月九日这个凶险的日子,而在民间口口相传的风俗中,登高、佩戴茱萸囊就成了化解这一日凶险的主要方法。

【重阳登高和重阳糕】

中国幅员辽阔,有山地,有平原,平原无山可登,这样一来不是给希望登高避凶者带来了困难吗?于是,有人想到了汉字的谐音原理,用吃糕代替登高。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

他的前辈宋祁认为,早在唐代已有用吃糕代替登高的风俗,当时刘禹锡作《九日登高》诗时,原意想写“年年上糕处”的,但当时汉字的规范字中没有“糕”字,只好写成“年年上高处”,他还嘲笑大文学家刘禹锡不敢使用俗字,并作诗云:“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

这段文案谁是谁非,也许将永远是一个谜。

宋代,在平原无山的地区或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里,用吃糕代替登高已成为重阳节的主要风俗。北宋的《东京梦华录》中记:汴京(今开封市)城内,重阳“前一二日,各以蒸糕馈送,上插彩小旗”。南宋《梦粱录》中也讲:“此日都(指今杭州市)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

《图画日报》所绘“卖重阳糕”图

重阳糕与通常食用的糕无明显差别,只是在糕上插上了一面三角形的纸质小彩旗。其道理也很简单,古代旗帜多用于军队,旗帜所指就是军队所在,旗帜插在糕上,即寓意人已登上高山,当然,吃重阳糕就代表了重阳登高。

宋代也是中国城市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重阳糕就是商人为促销商品,充分借用古代重阳风俗而精心设计的风俗食品,这一点也许可值得今人借鉴的。至于宋祁编排的“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故事,也许就是文化参与商业活动的记录。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