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野心是从什么时候产生?从她的出身和受的教育就可得知

2020-10-26 09:44:36 作者: 武则天的野心

要了解武则天一生的政治史,不能不了解武则天何以能产生这么大的政治野心。

千层之台,起于累土;千寻之木,发于毫末。我们不能不去探究她的出身和所受的教育。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高宗驾崩。第二年,即光宅元年,武则天接连废置两个儿皇帝,以皇太后身份独揽朝政,为将相朝臣、宗室所不容。于是发生了以李敬业为首的扬州十万人起兵反叛。当时有一篇由诗人骆宾王起草的著名文章《讨武璺檄》,上面说:“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

如果说,武则天作为一个封建时代出身寒微的弱女子,就有这么大的野心和抱负,那是不可想象的。

其实武则天的出身,既不“寒”又不“微”。

檄文上这样说,是有意贬低她。因为在当时的人看来,出身寒微的人有什么资格做最高的封建统治者?

武则天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属山西省)南徐村。七世祖武洽,仕魏封于晋阳。父武士彟为第七代,二十几岁时曾在隋朝宫中作小官。炀帝篡位,他逃离隋宫,隐居山林,以卖木材为生,并写成《古今兵要》三十卷。后投身军旅。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起兵反隋。李渊起兵后,他屡立战功,封太原郡公。隋灭后,名列十四位太原元从功臣之列。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官拜工部尚书,进封应国公。与高祖可谓生死之交。太宗即位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武士彟官拜豫州都督,后又任荆州都督,有政绩。太宗褒奖士饕敕说:

公比洁寒冰,方思春日。奸吏豪右,畏威怀惠。善政所及,祥瑞屡臻!

这可说是一位皇帝对臣下少有的褒奖。

贞观九年,武士彟得知高祖死讯,思念高祖恩德,悲恸过分,呕血而亡。死后赠礼部尚书,谥日“定”。

武则天的母亲是隋宗室宰相杨士达之女。士疆前娶相里氏为妻。相里氏早逝,由公主做媒,高祖主婚,再娶杨氏。杨氏出身将相之门,自不待言。高祖建唐后,拜士达为给事黄门侍郎,进封子爵。吐谷浑寇边,士达为司马出征,屡立战功。武则天的母亲“明诗习礼”,“阅史披图”,擅长书法和文章,“曾于方寸,具写千言”,是一位有文化教养的贵妇。

由此可见,武则天的父亲是唐朝开国元勋,母亲为隋宗室女,其家庭既继承传统宗族文化,又为李唐王朝新贵,所以武则天生长于上层社会,兼有隋朝勋旧与李唐新贵的气质,加之又受到文武兼备的教育,

那么何“寒微”之有?

武则天自幼常听母亲讲隋宫廷秘史,传习宫廷礼节,加之父亲与唐高祖关系甚密,必然憧憬宫廷生活,产生攀结皇室的向往。

武则天十四岁,太宗以其“美容止”召入宫。她初次离家人宫,母亲杨氏“恸哭与诀”,但则天表现得相当从容,反而问母亲:“这次入宫侍候天子,怎么不是福气呢?为什么要婆婆妈妈地啼哭?”

这说明她是带着向往和自信而入宫的。

她人宫后被封为才人。这在大唐后宫属中等地位。

大唐后宫的建制是,皇后以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绒、充媛各一人,叫九嫔,正二品。婕好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当时的武则天,亭亭玉立,健康秀美,额宽脸方,双目明媚。她在宫中干练尽责,治事有术;熟谙宫中礼仪,行止有方。虽然她经常有接近太宗的机会,特别在太宗更衣时,她要替皇上宽衣解带,但这个有心路、善学习的少女却总是站在皇上的身边,目睹了宫廷里发生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帝王之术已经有了深入的体会,坚定了她向上爬的野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