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瞠目结舌的唐代科举考试标准,让学霸流泪,学渣崩溃

2020-10-26 23:18:47 作者: 令人瞠目结舌

科举,这项起自于隋朝的选仕制度,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便已经为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奠定了重要而坚实的基础。

科举名义上虽然是指通过考试的手段来实现人才的网络,但意义却远不止于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科举是改变人生与命运的重要途径,是寒门学子飞黄腾达,实现自我价值与理想的不二法门。

虽然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但隋朝短短的三十七年国祚并没有让科举制度显现出它应有的魅力和能量,若说科举开始步入正轨,以更加规范的形式迈上历史舞台的时期,毫无疑问,自然是隋朝之后国祚更长久的唐朝。

众所周知,唐代的很多制度体系基本上都是沿袭隋朝的旧制,这倒也并不奇怪,毕竟隋朝完备的制度虽然没有沿用下去,但却为唐代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标准。而就是在这种制度更替延续的影响之下,科举制度也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那么,唐代的科举制度到底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它与人们印象中的考试又有什么明显区别?

唐代科举考试

一、规矩多多的考前准备工作

首先,唐代的科举对于每次考试的人数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是上郡三人,中郡两人,下郡一人,当然,这个标准是留给那些想要靠读书走仕途的学子们的名额,而对于有特殊才能的人,(算账,诗词歌赋等等),录取的人数名额则没有限定,毕竟这种人才不是读几年书就能培养出来的。

再者,在唐代,只有在长安附近的郡县有专门的学校,其他地区是没有的,到了每年冬天的时候,学校还会对学生进行测试(课试其成者),测试合格的,才有资格参加科举。

而不能在学校学习的考生则只能自己努力读书,然后按照郡县的等级排名,争取仅有的几个考试名额,(唐初尚且规定人数,后来渐渐开放),考试的监考官员是朝廷的考功郎中,而他们的考试成绩则会送到尚书省,由户部来批阅,最终达标的才能被录取。

最后就是对作弊行为的解释,虽然作弊在那个年代还未盛行起来,但已经有针对徇私舞弊的法律处罚了。按照《唐律疏议》规定,“诸贡举非其人及应贡举而不贡举者,一人徒一年,二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处罚不可谓不重。

唐代状元榜

二、花样繁多又令人头大的考试项目

唐代的考试项目相比于后来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大体的考试内容有六大项,分别是:秀才,进士,明经,明法,书,。其中难度最大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便是进士科考试,一般能考中进士科的考生大多都能进翰林院工作。

起先在唐初,秀才科考试的级别是最高的,考试的方式就是书写五条方略,然后按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这四个标准评定。考试难度不算大,但考不上的处罚却相当严重,贞观年间如果有考秀才科考不中的,所在州县的长官也要被连坐,后来才渐渐废除这项规定。

明经科考试内容则与秀才科完全不同,一般考的是经学经典,而且是以“帖经”的方式来考,(将经书中的某一页中的某一段话拿出来,然后盖住这一页内容,让考生根据这一段话写出这一页的完整内容)最终成绩优秀的人被录取。

唐代科举制度(简图)

进士科考试是六门考试项目里面最难的,不仅要考帖经,而且还要考时政杂文,文章的内容不是录取的唯一关键,还有书写的规范与书法字体的美观也在考核范围之内。

明法考试就是考唐代的法律条文规定,一般是分笔试和面试环节,要求考生不仅要对当朝的律法熟记于心,而且还能够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运用。

书的考试内容则是让考生辨别和翻译字形字义,考试的大纲内容一般以《说文解字》为主,考试的形式同样是以笔试和面试为主,书写规范隽美和口齿清晰,对答如流的考生则优先取用。

最后一项考试则是筭,筭者算也,其实就是指的是算术与算账,这一项考试内容主要是为唐代的财政部门选拔人才,考试的内容也多以《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筭经》等数学经典为主,内容几乎涉及到数学领域中所有基础性的知识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