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美酒 瓶装化始于何时

2020-10-29 20:57:03 作者: 阜阳美酒

饮酒器具改进

阜阳发现的隋唐墓葬较多,阜城新世纪广场唐墓、四方井唐墓、西郊灌渠隋唐墓、大黄庄窑厂唐墓及颍上蔡庄唐墓、界首舒庄唐墓,都是规模较大的隋唐墓群。上述墓葬出土有大量的瓷器酒具。其中,以瓷坛、瓮、黄釉盘口壶、青瓷盘口壶、白釉执壶、黄釉执壶、高足杯、盏为主。唐代作为酒器的执壶,称作“注子”。早期执壶侈口,短流,溜肩、鼓腹,平底,弧形执柄位于与流口相对的一侧。晚期执壶壶口喇叭状,壶体渐瘦长,重心上移。执壶多与下方注碗、大口钵配套使用,便于温酒加热。隋唐青釉、黄釉盘口瓷酒壶,寿州窑、萧窑产品铸工粗糙、胎体厚重,长沙窑、邢窑、越窑产品制作精整考究,反映出南北窑系酒具的差异。

北宋“风花雪月”铭瓷酒壶

在阜阳隋唐、五代墓葬中,出土了一大批大敞口、浅弧腹、圈足矮小的瓷盏,是当时流行的饮酒具。还有一类浅腹小矮圈足碗酒具,高足杯、直筒杯、带柄小杯等酒具则出现不多。寿州窑、萧窑大黄釉瓷壶、瓷罈,主要用作储酒。

阜阳隋唐酒器的形制与功能,较前代有明显变化。唐以前饮酒,流行以樽(鐏)、勺置酒,即先将酒盛满大酒樽,宴饮时,用勺把酒从樽中取出来倒入酒杯或酒盏中,谓之“挹取”“挹注”。这种流播千年之久的传统取酒饮用法,在以勺取酒转移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少量酒体滴洒、外溢现象,即便是训练有素的侍者也要小心翼翼,确保整个挹注流程少出差错。为克服上述弊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酒具与取酒之法,如,唐代将传统盛酒的直筒状大酒樽,改成大口盆状三足樽等。执壶(注子)的出现与流行,彻底解决了传统樽勺置酒的弊端,是饮酒技术与酒文化的一大发展进步。

盛酒逐渐标准化

阜阳发现的宋金酒器尤多,其中以陶瓷类器群最丰富。阜城蓝天商业街宋墓群、军分区宋金古井群、新世纪广场宋金墓地、古商城宋金墓地、西郊宋金墓地,均出土有一批酒器。这些瓷酒器形制,以执壶、注碗、深腹钵、盏、经瓶为主,其中,经瓶出土数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临泉、太和、颍上、界首近十年来也从宋金墓葬中清理出一大批硬陶经瓶。

宋金时期阜阳的经瓶,是一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设计奇巧实用的盛酒器,此类器的大量出现与流播,与宋金时期实行酒的标准化瓶装制度有关。唐以前的酒产品,没有形成特殊的酒包装,人们使用的专用盛酒器,形制、容量大小有较大的随意性。北宋时期,成品酒的盛装开始普遍采用容积规格较统一的标准化“瓶装”措施,每一类瓶酒的容积相等,大致在一升至三升之间确定一个标准。如此,酒的使用有了比较精确的量化单位,需要生产大量的容积符合标准的酒瓶。宋金时期称成品酒为“瓶酒”,有“大瓶”“小瓶”“银瓶”“经瓶”等称呼。其中,“经瓶”是一种形体修长的盛酒器,袁文《瓮牖闲评》:“晋安人以瓦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者,名曰经,则知经瓶者,当用此经字也。”经瓶名中的“经”有“吊、悬吊”的含义,古谓人上吊自杀曰“自经”,这里特指用绳子系于酒器的颈部以作提携使用。经瓶体态修长,颈短而细,口部外卷,厚唇。这种形制设计,便于运输时以绳子系结颈部,外卷的唇可以防止绳套脱出,使用时既便于手提、也便于倾倒液体时用手部虎口部位把控瓶颈,进而控制倒酒的速度与流量。

金代黑釉刻花酒瓶

北宋以瓶为单位售卖成品酒,其中“银瓶”专用作盛装高档优质酒,《东京梦华录》记载“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吴芾《和许守游春》:“花边笑索银瓶酒,知是谁家白面郎。”当时颍州酒业发达,据《酒名记》《武林旧事》记载,颍州进贡朝廷的御用品名酒有“凤曲”“银条”。“银条”酒,即以酒器的名称与形制特征命名,“银”指银瓶酒器、“条”指此银瓶形构呈修长的条状,是以“银瓶”之名指代此类优质贡酒。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