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伯温说张昶留不得?

2020-11-02 09:39:55 作者: 为什么刘伯温

对元明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对张昶并不陌生吧,张昶在元朝朝廷上就已小有名气,后来又被朱元璋收买,建国后就成为了大明得户部侍郎。据史书记载,张昶不但能力出众,而且为官清廉,在同僚中的口碑非常好,看得出张昶的确很会为人处事,因此朱元璋对他也非常赏识。可让人深感意外的是,一项宽宏大度的刘伯温却认为张昶留不得,是个潜藏的祸害,甚至建议朱元璋尽快除掉他,这是为何呢?

张昶虽然为明朝做事,但他对元朝一直忠心耿耿,虽说忠心程度比不上文天祥,不过让他为元朝做个烈士应该没什么问题。元朝还没有灭亡时,张昶曾装扮成奔丧的人闯过关卡,来到朱元璋的统辖区,代表元朝政府劝朱元璋接受招安。按理说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对元朝派来的大臣一向不给好脸色看,动不动就把他们关进大牢做人质,甚至会下令立刻斩首。但朱元璋对张昶却另眼相待,在朱元璋看来,张昶非常有才干,如果把这样的人放走那可真是亏大了,索性直接把他留在了自己的阵营中,还赏赐给了他不少金银财宝,想让张昶为自己做事。

张昶也是有志之士,本想以死明志,但朱元璋却抓住了他的软肋,那就是他的妻儿。无可奈何,张昶只好站在了朱元璋这边,帮助朱元璋主修国家法律制度,被封为参政知事,后来又被提拔为户部侍郎,真是一路高升啊。不得不说,张昶在政治方面确实有些才能,没多久就把大明的户部治理的井井有条,朱元璋对他也非常满意。

众所周知,贫农出身的朱元璋最看不得别人浪费东西,虽然做了皇帝,可他对子女的要求却严苛的过分,甚至要求子女把桌子上的剩饭也要吃掉。再加上朱元璋年幼时曾遭受过贪污官吏的压迫,所以他特地制定了不少法条制裁贪污官员,更偏爱清廉正直的大臣,张昶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早朝时,张昶无意间将自己破了一半的衣服露了出来,朱元璋看到后非常欣喜,他没有想到身为户部一把手的张昶居然一点财都不贪,还如此的节俭,于是赏赐给了他不少金银财宝。

可惜的是,朱元璋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做惯了一把手,偶尔也会忘记揣摩人心。张昶虽然跟随朱元璋在南京定居,但他却时常给身在北方的妻子写信,甚至还在大明建国之前与元朝政府有过书信往来,一再的在信里表明自己的忠心,总是想着回元朝做官。由于当时朱元璋正忙着打仗,根本没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但善于察言观色且心思缜密的刘伯温却把张昶的所作所为记得清清楚楚,也清晰的认识到了张昶的那颗心始终没有归顺大明。

此后不久,朱元璋便下令编撰《大明律》,在这件事情,刘伯温与张昶有了分歧,刘伯温主张以礼服天下,也就是用轻典,好笼络民心;可张昶却主张用重典,也就是加重刑罚。虽然朱元璋性格暴戾无常,动不动就对官员处以极刑,不过朱元璋对百姓却非常好,不仅免了不少税收,而且也并不主张动不动就对百姓用刑,自然会站在刘伯温这边。从这时开始,张昶就已经慢慢失宠了,毕竟皇帝只喜欢听话的臣子,对于他们而言,臣子就像棋子一样,必须要任由自己摆布,张昶很明显并不符合这一要求。

由于不适应北方潮湿的天气,再加上心理压力过大,张昶很快就病倒了。他卧病在床期间,杨宪曾前去探望,并无意中看到了一封与元朝私通的信,信件的内容史书没有记载,只记录了信背后的八个大字:身在江南,心在塞北。张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行为让朱元璋大发雷霆,再加上刘伯温在一旁煽风点火,所以张昶在此后没多久就被送上了断头台。由此可见,刘伯温之所以始终对张昶心存疑虑,原因其实很简单,张昶对元朝非常忠心,要不然奄奄一息的元朝政府也不会派他前来和谈。既然对元朝如此忠心,又怎么会轻易地屈服于朱元璋呢?又怎么会为明朝的建立做准备工作呢?张昶的小心思或许能瞒过别人,但想瞒过刘伯温却是绝不可能的,在这位心智过人的前辈面前,张昶也只有认输的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