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伯乐”欧阳修,“三苏”受他举荐,王安石也奉知遇之恩

2020-11-08 20:56:01 作者: “千古伯乐”

《杂说四·马说》中提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意思是有才能的人有很多,但能发现这些人才的人却很少,俗称“伯乐”,在我们现代又叫“贵人”。

以史为鉴,仔细想想还挺有道理,虽说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但倘若没有人能发掘,那发一辈子光,实现不了自己的成就,发这光给谁看呢?所以,那个拥有一双发现你才能的眼睛的人,相当重要。欧阳修,就被称为“千古伯乐”。

别看史书上记载的欧阳修,留给人们的印象总是过于刚直,不太宽容,甚至对待别人有点刻薄,可面对一些有才能的后生,他可是大为推崇。

在他的举荐下,诸如曾巩、苏轼之流,才得以守得云开见月明,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那么,在这位贵人的一生中,都发掘了哪些名垂千古的人才呢?

举荐“三苏”,让苏洵父子成为顶级文学流量

“三苏”指的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这一对父子能有今天成就,那可真是依托于欧阳修的大力推崇。

苏洵人称“苏老泉”,生性自由不拘束,不喜欢被框在特定的格局中。直到27岁那年,才幡然醒悟,开始用功读书。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可惜了,天不遂人愿,即便这苏洵再有才能,科举考试这一大门槛过不了,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处施展才能啊。

眼看着自己两个儿子一举高中,当老子的脸面也不光彩,于是他干脆放弃了科举考试。期间,偶然认识了张方平,他赏识苏洵的才能,于是将其推荐给了欧阳修。欧阳修一看他的文章:“哟呵,有点东西”,十分高兴,当即就向宋仁宗推荐了苏洵,苏洵因此名噪一时。

苏轼与欧阳修的缘分就更奇妙。那还是在嘉祐二年,这一年,欧阳修奉命出任知贡举,担任礼部进士考试的主考官,苏轼就在一众考生之中。

试卷官批阅试卷时,发现其中有篇文章十分出彩,评价其有“孟轲之风”,欧阳修闻之也来观看,眼睛一亮,说这篇文章肯定是毫无争议的第一。

可当时,曾巩也参加了这门考试(欧阳修的关门弟子),欧阳修怕这篇文章是他所写,列为第一遭人非议,于是商量之后,决定将这篇文章排名第二。

到了复试,苏轼豪笔一挥,一篇《春秋对义》更加惊艳欧阳修,赞叹之余,欧阳修毫不犹豫将他列为第一。直到正式发榜,才知道这名考生原来是苏轼。给梅尧臣的信中,欧阳修说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出人头地”成语的来源),可见他爱才之情。

爱惜座下弟子曾巩,亲自写文章鼓励他

公元1037年,18岁的曾巩跟随父亲,前往京城寻求仕途。由于出身书香门第,他自幼饱读诗书,说起来考上个一官半职,那是不成问题。可惜的是,曾巩擅长古文策论,实在不适应当时科举考试的形式,所以屡战屡败,十分气馁。

这时,他想起了前些年结识的文坛泰斗欧阳修,于是写了一封信,附上自己所作的《时务策》,以求毛遂自荐。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十分喜欢,认为曾巩实在受科举所限,是一个被埋没的人才。

于是,他特意写了一首《送曾巩秀才序》,一方面,鼓励了曾巩,让他不要气馁,另一方面,也让圈子里的前辈们,都听听他的名字。这样的殊荣,让曾巩受宠若惊,不仅如此,欧阳修之后又特意把他招入门下,亲自悉心教导。终于,在公元1057年,曾巩考中进士,实现了自己的科举梦。

心怀大度,举荐才能之人无数

公元1044年,弟子曾巩曾向欧阳修举荐一人,名叫王安石,说他“古今不常有”,可惜时候不对,欧阳修当时不在京师。后来,在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曾巩前来探望,又举荐此人。看过他的文章后,欧阳修大加赞赏。之后的几年中,数次向皇上举荐王安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