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020-11-12 18:32:30 作者: 寻访谭嗣同:

但从影响谭嗣同思想、行性中重要的因素来说,明末清初卓越思想家王船山的学术思想及其至今作为大儒圣地的衡阳湘西草堂,似乎也很有“寻访”的必要。谭嗣同一生对王船山推崇备至,认为船山思想是民族复兴的“昭苏天地”的一声春雷。因此,他“为学专主船山遗书,辅以广览博取”,且往往深造有得,“多发前人之未发”。梁启超说,“近世谭嗣同私淑船山,青出于蓝”,这话是很有深意的。所以,如果篇幅允许的话,我认为这一寻访内容是可以增补的。这是我读完全部书稿后,感觉到的不足之处。

至于关于谭嗣同的研究,我认为永远没有止境,因为谭嗣同提倡的人类仁爱精神、平等生万物等课题都是人类永恒的大课题,只要他所要冲决的网罗仍未冲决,如利禄之网罗、俗学之网罗,君主、伦常、宗教等网罗尚未冲决,以实现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永远常新不衰的话题。所以谭嗣同的崇拜者一直在不断增加,谭嗣同的学说有可能像船山学说一样成为一门学者们永恒的研究课题。

本文为岳麓书社《寻访谭嗣同》序,作者夏剑钦,岳麓书社原社长、编审,船山书社副社长,湖南省谭嗣同研究会理事,《湖湘文库》组委会副主任。

END

《寻访谭嗣同》

作 者:彭晓玲 著

全书按照谭嗣同的生平分为“身世飘零”“辗转功名”“北游访学”“寓官南京”“投身维新”“戊戌北上”几个阶段。用“从故园出发,从心灵出发”的纪实散文笔法,每一阶段分别选取与谭嗣同关系密切的父母、兄弟、爱妻、师友及戊戌变法时的重要人物、场景,围绕谭嗣同,从不同角度作众星拱月、万莲拖佛似的叙写,使谭嗣同的思想、情操、人格、精神更加鲜活、更加故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