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退位诏书》短短300字却深有内涵:国人高端话术的典范

2020-11-12 20:53:19 作者: 《清帝退位诏

秋瑾曾写下绝笔:"一腔热血勤珍重,撒去有能化碧涛"。正是因为有了像秋瑾、宋教仁还有孙中山这样的仁人志士,辛亥革命才能获得成功。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只希望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尽管做出了很多的妥协,但最终还是推翻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君主专制。

(一)、字字珠玑,暗藏玄机

辛亥革命如星星之火,燎遍了神州的每个角落,也将清王朝的根基焚毁殆尽。革命党人与袁世凯达成共识,由他来"劝说"清朝皇帝退位并担任第一位大总统。此外,民国将以外国元首的礼遇对待清朝皇室,每年给他们一定的粮饷,并允许其继续居住在紫禁城中。

那时候的清朝皇帝是只有六岁的溥仪,实际当家人则是隆裕太后。主少国疑,这孤儿寡母的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又能作何应对。他们除了选择退位,别无他法,一个年纪尚小,另一位目不识丁,所以连退位诏书也不是二人所写。

当然朝中还是有些对清朝心怀感恩的遗老遗少,张謇就是其中之一。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自然就接下了撰写《清帝退位诏书》的责任。中国人向来都讲究面子,即使全世界都知道清朝皇室的遭遇,但这份诏书仍要体体面面。而且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专制和民主的分割,必将流传后世。

张謇挥毫泼墨洋洋洒洒的写下三百余字,虽然字数不多,但每一句话都有所折射,将聪明人的聪明话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以说,这份退位诏书是中国人高端话术的范本。第一句话是"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这句话表面上是在陈述事实,然而却有些平铺直叙。

按常理而言,皇帝颁布的诏书,开篇都是规模宏大,不可能写得如此干瘪。其实这也是一种反抗,看似是在陈述事实实则是充满着鄙夷,它将"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的责任归咎在了民军起事之上。

接下来就是"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当时的实际情况是革命党人总是在搞自杀式袭击和暗杀,导致满清的王宫贵胄们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如果清帝不退位,则全族之人可能都会遭殃。

可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诏书中还是写"特命袁世凯......",意思表达的很明显,就是接下来不论袁世凯做什么都是征得自己同意获得授权的。

如此一来,袁世凯上位有了合法的继承性,而清朝也可以向世人说明,自己并不是被迫退位而是主动的,保住了面子。

(二)、避重就轻,粉饰自己

"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在这番话中俨然把清朝皇帝塑造成了忧国忧民的圣君,他眼看着国家危亡但是没能拿出好的办法,故而不忍心看着民生不安。

在这里,皇帝和专制不是国家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反而成了想方设法为神州找出路、即使牺牲自己利益也要保全大局的"开明人士"。关于矛盾它只字未提,只是在讲述自己和所有人一同怀揣着痛苦,表示要和民众风雨同舟。在如此话术之下,清廷"民族罪人"的处境很快就被化解了。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在第一句中有个"多"字,可谓是用心良苦。它向世人表达着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共和,大清还是有支持者存在的。

但清朝愿意少数服从多数,宁愿多吃点亏也不能负了天下人之心。谁都知道,清帝是被迫退位的,可如此一来他却成了开明民主的圣君。愿意为了多数人的意见,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尤其是那句意思很明显,我怎能为了自家的荣华富贵而不理睬民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